猫,猪和死亡

何金野

首页 >> 猫,猪和死亡 >> 猫,猪和死亡全文阅读(目录)

第三章 评论区外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永安市,永安一中。

    陈瑶的手机一直是静音,她从不在上课玩手机,但下课一定会找个地方。

    但是她没想到网络的喧嚣并没有结束,反而变本加厉。

    起初只是有人在评论区里说她是在“虚构中夹带私货”,说她“共情杀人犯”,但很快,帖子下面多了更多离谱的分析:

    “她肯定是小时候受过虐待,不然不会写这么细。”

    “这不是小说,这是回忆录,说不定就是她的故事,谁知道这人是男是女?”

    “她不敢说是谁,所以才编成小说。”

    再后来,不知是谁先发起的,“扒原型”的行动开始了。

    有人说她是南方某省某重点高中的高三生。

    有人说她小学时就被亲戚收养,还说她姑姑是单亲,脾气很差。

    还有人说她初中转过一次学,“因为霸凌同学被家长带走了”。

    各种乱七八糟的猜测层出不穷,陈瑶不知道网络的那头,大家都是怎么猜的,似乎都很有推理能力。

    直到一张模糊不清的教室偷拍图也出现在热帖评论里,照片角落里,一个黑长发的女孩正低头写字。

    “听说是她。这照片我知道,我们班的。这照片看着,那时候她妈妈还在我们学校门口卖早餐。”

    “我记得她小时候特别沉默,做错题会一直跪着不起来,我们都吓坏了。”

    “她是那种能记仇十年的女孩,千万别惹。”

    在这群人眼中,陈瑶已经不再是一个写小说的作者,而变成了一个可能拥有“反社会人格”的“潜在加害者”。

    更多人涌进了她的主页,翻她过去的回答,评论区全是:

    “是不是你亲自体验过所以写得这么细?”

    “你小时候有没有想过杀人?”

    “你是不是嫉妒别人有正常的家庭?”

    那些问题比刀子还钝,切得不流血,却钝钝地疼。

    几天后,有人匿名发帖,说自己是那所学校的学生:

    “她叫陈瑶,高三,走读生,成绩很好,脾气很怪。我初中和她一个班,她有一次趴在桌子上睡觉,结果被老师骂,说‘像你这种单亲孩子最容易出问题’,她什么都没说。第二天她交了一篇作文叫《我想说对不起》,后来那篇作文得了一等奖。”

    那篇帖子的热评第一是:“她一直在喊救命,只不过你们没人听懂。”

    但热度很快就被另一条评论盖下去了:“作文拿奖也不能成为你杀人的理由。”

    这句话下,一群账号像是约好了一样,齐刷刷地表示:“对,不能双标。”

    仿佛她真的杀了人。

    而与此同时,她那篇以十三岁少年犯为主的小说也被人从问答社区搬到短视频平台,配合着各种割肥皂,抠耳朵的视频,有博主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那篇故事,把“姑姑”“游戏机”“弟弟”这些关键词配上剪辑视频,一条三分钟的解说视频冲上热榜第三。

    但没人标注这是一篇虚构小说。

    弹幕里全是:

    “变态。”

    “这种孩子应该判死刑。”

    “是不是精神病?”

    还有人留言:“她不是已经被放出来了吗?现在在重点高中读书呢,准备考大学呢!”

    “你确定她在读书?那我们孩子还怎么活啊?”

    “能不能把她的名字公布出来?”

    就在所有人都盯着那个故事的时候,另一个消息悄悄冒出来。

    南余市,一个奶奶带大的男孩,在一次家庭纠纷中失踪了。孩子今年十三岁,照片上眉眼清秀,头发有些乱,眼神很淡。他的奶奶说,他最近老是一个人拿着纸笔写东西,写得密密麻麻,一直藏着不给看。

    男孩失踪前一天,在网上搜索过的关键词有:

    “怎样才能不上学”“杀人后会不会后悔”

    有人挖出那孩子的社交号,关注列表中,赫然有“十六岁一枝笔”。是的,就是那个发小说的ID,评论瞬间崩了。

    “她是不是在引导青少年杀人?”

    “她是不是和这个案子有关?”

    “有没有人报警?”

    即使没有证据,也没有联系,谁都认定了,是她那篇小说“教坏了”那个孩子。

    那天夜里,陈瑶手机不停震动,她和吴倩瑜一样删了APP,却阻止不了截图在社交平台上流传。

    她甚至收到了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陈瑶知道自己被开盒了——

    “你怎么还不出来解释?你以为你是作者,其实你才是原型吧?”

    短信下面,是那条评论截图:“她小时候就想杀人,只不过一直没动手,现在终于借了别人手。”

    第二天早晨,她去学校,阳光透过教室窗户落在课桌上,粉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猫,猪和死亡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猫,猪和死亡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