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桐看着眼前各司其职的场景,忽然想起初到贾府时,众人要么困于礼教,要么限于窠臼,如今却能在危机配合的如此之好。她亲手播下的那粒“变”的种子,终于在这贾府的土壤里,长成了能为所有人遮风挡雨的树。
“时候不早了”水溶轻声道,“玉儿,你先去歇着,剩下的事交给我们。”
林桐摇头:“不,我要陪着你们。”她望向窗外,见惜春的暖香坞还亮着灯,笔尖的影子在窗纸上晃出细碎的光,那是她在补全被雨水晕染的《四季图》。
五更天时,贾琏忽然指着账本惊呼:“找到了!去年腊月廿三,忠顺王府的人当掉了一尊‘唐代玉佛’,可当票上的材质却写成了‘汉白玉’!”
王熙凤一拍桌子:“好个糊涂勾当!唐代哪来的汉白玉雕法?这分明是他们近年伪造的!”
水溶接过账本细看,见“汉白玉”三字,嘴角扬起冷笑:“好个愚鲁错谬!就用这个切口,足够让他们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了。”
三日后,喜讯传来。忠顺王府因贪墨罪被抄家,贾府不仅洗脱罪名,还因检举有功获赏。消息传来时,正值四月初八浴佛节,贾府上下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佛堂里,贾母带着众人上香祈福。林桐跪在蒲团上,看着袅袅升起的香烟,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原著中贾府树倒猢狲散的凄凉,再看如今满堂儿孙的热闹,只觉命运弄人。
“多亏了黛玉这丫头和北静王”贾母上完香,拉着林桐的手感慨,“当年若不是你,咱们家哪有今日?”
林桐笑着摇头:“是外祖母福泽深厚,也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才有如今这样的结果。”她望向佛堂外,只见宝玉正和贾环讨论着什么,宝钗在一旁含笑倾听;探春与沈子衡并肩而立,不知在说些什么趣事;李纨带着巧姐儿给孩子们分发点心;惜春则拿着画本,悄悄描绘着眼前的热闹场景。而贾琏和王熙凤,正小声说着什么,时不时传来几声轻笑,夫妻二人的模样,比新婚时还要和睦几分。
琉璃厂画坊外,惜春攥着林桐的手,指尖仍在发抖。“别慌”林桐轻声道,“你瞧这画上的紫藤花,比真花还鲜活呢。”
画展开幕式上,当《四季图》缓缓展开,众人皆被画面中氤氲的烟岚、振翅的白鹭所震撼。尤其是画角那丛修竹,竹节处竟隐隐透着螺子黛的香氛,那是惜春偷偷混在颜料里的小心思。
“这画里有仙气”宝钗望着画中振翅的白鹭,忽然想起贾母屋里那幅《洛神赋图》,画中宓妃衣袂飘飘,却总不及眼前惜春笔下的雀儿鲜活,“从前看顾恺之画神仙,总觉得少了些人气,如今才知,烟火气里藏着真性情。”
惜春望着众人惊叹的神情,忽然想起林桐曾说:“真正的艺术,不该只供神佛,更该写给人间。”她深吸一口气,主动向围观的文人雅士说起画中的故事:“这处云雾,原是被雨水晕染的意外……”
浴佛节宴上,贾琏端着酒杯走到王熙凤身边:“二奶奶,这些年辛苦你了。”他的眼神真挚,“若不是你,哪有今日?从前我总觉得,夫妻间要么争个高低,要么形如陌路。如今才明白,最好的日子,是能一起扛事儿,一起吃甜。”
王熙凤白他一眼,却将自己杯中酒与他的轻轻一碰:“少酸文假醋了,你自己也不差。”她抿了口酒,“不过是夫妻一体,本该如此。”
贾琏笑着揽过她的肩膀:“对,夫妻一体!来,咱们敬王爷和王妃一杯,若不是他们,咱们哪有今日的好日子?”
林桐和水溶笑着举杯。看着宴席上众人的笑脸,林桐只觉心中满是欣慰。曾经在原著中走向衰败的贾府,如今在众人的努力下焕发新生。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曾经的爱恨纠葛,也都化作了岁月里的一抹温情。
这一刻,岁月静好。
月上柳梢时,林桐与水溶漫步至沁芳亭。远处传来惜春的笑声,她正缠着宝玉问工坊颜料的配方;探春与沈子衡坐在假山石上,借着月光查看茶山地图;李纨带着巧姐儿给孩子们分莲花灯,灯影里绣着的蝴蝶纹样,正是当年那幅蜀锦帕子的改良版。
“你听”水溶揽住她的腰,轻声道:“这满园的动静,竟比戏文还热闹。”
林桐望着漫天星子,忽然想起穿越那晚的月光—同样的皎洁,却又如此不同。“这不是戏文”她微笑道,“这是咱们亲手写的‘活着的故事’。”
春风卷起湖面的涟漪,将暖香坞的墨香、前院的机杼声、宴席的欢笑声一并揉碎,撒在大观园的每一片瓦当、每一株草木上。
这一夜的月光,终将照亮比《红楼梦》更鲜活的人间。
喜欢绛珠新梦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绛珠新梦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