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之境(无限)

弓长曹飞

首页 >> 不息之境(无限) >> 不息之境(无限)全文阅读(目录)

松昌叶府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松昌,叶府。

    叶府人人对戏曲颇感兴趣,人人都能说道上一两句,叶府的老太君请来了皮影班子,祖宗三代的人聚集在祖屋,又看一出好戏。

    廊角冒出了好几截梨花枝,花苞正茂,府里正在搭建戏台,小雨忽起,淅淅沥沥落在亭台楼阁,经檐角打在青石阶,不少工人歇在长廊避雨,看着这天,盘算还有多久雨才能停下。

    “这喜事可能是解牌的关键。”说话的人倚坐在美人榻,他揉着受伤的手腕,侧首直盯着身侧的人,轻声软语,最后调侃一问,语气缠绵,“你说是不是,小徒弟?”

    坐在一旁的人握住腰上不安分的手,他接过几滴雨,再看回廊间穿梭的人影,思索片刻,点头算是赞同这个看法。

    路上行人匆匆,纷纷往前厅小跑过去,她们窃声私语府中有两大喜事,具体是什么喜事还没传出来,但确实因为这两件事情,老太君才会请来皮影班子前来贺喜。

    而这次他们的身份正是叶府老太君请来的戏班班主诸秋华及其弟子付冬实。

    弟子付冬实掐了一把诸秋华的手心,颔首指向一群人走的方向:“人都去了前厅,去看看。”

    “好好好,走。”

    厅内挤满了人,正上方列着光明磊落四个大字,能看见一老人坐在堂前,身旁是拿着一绢黄绸和红布的青年人,两人的面前是一群中年男人簇拥站在最前面,有些扛着幼童的男人次之,最后是一些身量不足他们高的妇人少女。

    身量较高的小姑娘踮着脚使劲往里看:“可恶,根本看不到里面在发生什么!”

    较矮的小姑娘蹲下,支着脸跟他的同伴讲:“慌什么,说不定有人能站在最前面,到时候问一句就行了。”

    最晚来到的诸秋华和付冬实听到这两个小姑娘的聊天,他们的视线在两个小女孩身上短暂停留了一两秒,随即站在门外,透过重重叠叠的人等待里面的结束。

    诸秋华看着厅内,一眼望去,只能看到他们的头顶,而那四个大字是他唯一能看到的东西。他心下调整,按照最佳观赏方式的位置安排,是能允许所有人都能够看到里面的情况,但显然,这里不允许。

    只看那黄绸子摊开向四面展示,哗然一片,再是翻了红布,哄堂大笑,一重重盖过了青年人宣读的声音。

    多是男人鼻息粗重的推搡,后头的人踩不住地连连往后倒,付冬实伸手扶稳一个小女孩,平白得旁边小姑娘一个诧异奇怪的眼神。

    “晶晶,没事吧。”

    “没事没事,不知道阿姐在里面怎么样,刚从京城回来,还没休整好,就拉来做这做那的。”

    “应该是好事,表姐回来的时候有说过此次进京,所学皆派上用场之类的话。”

    “如果是好事,为什么笑的都是叔叔伯伯,娘却哭了。”

    那位叫晶晶的小女孩长得一副乖巧的模样,她摇了摇头,并不觉得情况如小姑娘说的那样,她指了指被挤在角落的妇人,抹帕在一众熙熙攘攘的热闹中悲然落泪。

    直到众人散开,他们终于能看到里面的情形,老太君膝下,众人当前,屈膝跪着一位女子。她手中正拿着那绢黄绸,还有攥紧的红布,众人各异的视线落在她身上,她无所在意,只低眉深思。

    那些叔叔伯伯言辞间说着贺喜的话,有人到了诸秋华跟头,作揖回道:“班主,都准备好了。”

    黄绸上的内容,除了跻身在最前头的人知道一些,后面的人都只能尝些锅底的余汤,而后头的红布被翻来覆去的念叨,传到最后面,诸秋华和付冬实也了解了大概,而今日热闹的场景,用老太君一句话总结,即佳人雪善,得配良缘。

    锣鼓喧天,老楼昏暗,黑溜溜的群珠盯着中央唯一的昏黄亮意,皮影人依锣鼓节奏在幕布上只言片语,一走一停,周遭世界化为纸上谈笑,似活人灵动翩翩。

    老太君指了旁边侯着的管家问道:“人来齐了吗?”

    管家眯着眼睛,答:“有几位旁支的子弟还有带来客人没来,说是有事耽搁,明早来请安。”

    “哼,罢了。”老太君不甚在意,摆了摆手。

    诸秋华和付冬实隐于幕后,他们违抗不了这个世界的规则,虽找了许多方法,譬如借手腕有伤,也逃不了操纵皮影的过场。

    幸而班主这张身份卡有所助益,在幕外一双双漆黑的眼眸下,诸秋华双手操纵着皮影的杆子,让这些皮影能在幕布上以各种姿势活动,这场皮影演绎的是经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诸秋华启唇念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娓娓道来。

    东晋时期,佳人祝英台,博览群书,一心出外求学,苦女子不可在外抛头露面,思来想去,乔装成男子,前往万松书院求学读书。途中遇见了书生梁山伯,二人一见如故,结伴同行。

    同窗三年,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继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上门拜访祝英台,才知道三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息之境(无限)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不息之境(无限)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