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正是风青的优势。
七日的荒野求生之旅,让风青快速成长。即便还需要与母亲以及兄弟姐妹们配合,才能捕捉到较为大型的猎物,但像是山间的野果抑或者简单的优质蛋白质补充来源,风青都已不在话下。
她甚至能精准识别出大部分哪些动植物能吃,哪些又需要远离。并将它们准确无误地传授给晓晓和裂尾。
连母亲阿布卡赫赫都时不时地看着风青的表现点头,又或是露出赞许的目光。显然很是满意风青的表现。
后代的快速成长,让阿布卡赫赫松了一口气,也让阿布卡赫赫从先是丧夫后是丧子的连环打击下逐渐恢复,全心全意投入到下一代的成才培养计划中。
可惜好景不长,老天爷似乎看不惯风清他们这一家的自在,总是挑着风清他们这一家子动手
峭壁上的金合欢在风中簌簌作响,风青抖了抖新生的飞羽。辽东9月的阳光穿透云层,在她形如玉莹般的绝白翎毛上流转出白金色光晕。
这是他们将要离巢的首飞日,风青立在崖边梳理新生的飞羽。她头顶那簇白翎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前一夜长白山下起了稀稀落落的秋雨,所以当晨曦透过薄雾时,新雨的气息还残留在空气中,令风青精神一振。
风青还记得被金雕掳走的那次命悬一线的爪下逃生……
在从金雕爪中挣脱的刹那,风青就已经把生命交付给了自然,给了猛禽的本能。像一颗松果般直直地向下坠去,失重感比想象中可怕百倍。
那时的她左翼过早收起导致重心偏移,像个被抛出的石子般撞向岩壁。剧痛几乎同时就从右侧翅根炸开,让她三根飞羽应声折断,带起细小的血珠在阳光下闪烁。在下坠过程中她甚至瞥见了下方晃动的马鹿群,它们正低头啃食新生的地衣。那时,她差点以为这就是她的第一次独立飞行,也是她最后一次飞行。
但长生天是眷顾她的,在她已经准备和短暂的今生道别时,峰回路转,她活着回到了家中……
巢穴边缘散落着驯鹿的碎骨和雷鸟的残羽——那是母亲昨夜带回的猎物,也是最后的警告。风青它们知道,当月光再次浸透苔原时,这片庇护所将不再属于自己。
半成年的幼鸟们尾羽不自觉地颤动起来,尚未完全硬化的羽管在风里发出细弱的呜咽。
黎明前,雌鹰突然俯冲而下。幼鸟看见那道流线型的影子几乎贴着岩壁掠过,强劲的翼风掀翻了半片冻僵的地衣。这是母亲在做飞行示范。
某种古老的震颤从脚爪直窜向尾椎。
第一缕晨曦染红天际时,风青再次张开双翼。这次没有犹豫,她猛地蹬开岩石,未长齐的飞羽在气流中陡然张开,几十枚飞羽同时共振产生的升力托起身体。气流掠过翅褶的细微震动带来奇异的触感。
好似触摸到了风的骨骼。
俯冲掠过溪流时,风青能看清每片水花里游弋的虹鳟鱼苗。
"呜——"尖锐的警告声刺破晨雾,阿布卡赫赫突然俯冲向东南方的山谷。风青看见她的尾羽在空中划出锐利折线,那是只有成年雄鹰才掌握的急转弯技巧。这个发现让风青忘记恐惧,血液里沸腾着某种古老的悸动。
世界突然颠倒过来。
风青开始尝试做起母亲示范的高难度动作。她明白母亲已经认可她的能力,愿意在她离巢前教给她更多在自然界生存的技巧。毕竟会的越多,生存下来的几率也就越大。
在残酷的大自然中,这是母亲对将要远飞的孩子进行的最后一节课堂。
作为科普博主,风青知道太多这样的案例了,“万鹰之王”海东青的长成要经历太多风险。
在自然淘汰机制下,幼鸟首次飞行时因技巧不足,因摔落受伤或被天敌捕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幼鸟在独立初期捕猎成功率低,因饥饿死亡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前世就有研究表明,野生海东青幼鸟在第一年的死亡率可达 50-70%。
当然,约1岁后,幸存的个体通过经验积累,捕猎效率和避险能力也会显著提高,
这个时候的海东青基本上除了受人类活动干扰和疾病困扰,成鸟一般都不会轻易死亡。
所以说,成年后的海东青才是真正的“万鹰之王”,才有了后来的“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的美传。
而现在,没长成的海东青幼雏也就只是一只“万鹰之王”的幼雏,古往今来,成王败寇。
只有活着的“万鹰之王”才能是王。
左翼撞上凸起的冰棱,松萝的绒毛混着峭壁上的积雪簌簌坠落。下方三百米处,北极狐正仰头露出森白的牙。风青听见胸腔里心脏爆裂般的轰鸣,耳畔却传来母亲短促的啼鸣——那声音像冰层开裂的脆响,指引着风青调整右翼的角度。
从上帝视角来看,就是风青在失去平衡后,极
喜欢从动物开始环游寰宇[快穿]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从动物开始环游寰宇[快穿]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