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弟妹客气什么,”徐明薇夹了块蒸山药放在她碟中,“你忘了去年冬日,我在辽东得了风寒,是谁每日送热粥到我床前?”她目光扫过周王妃腕间的赤焰玛瑙镯,“三弟妹这趟进京,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蜀地粮道的折子,今早刚递了三份到内阁。”
申时初,顾清禾以胎动为由退至偏殿。暖阁外飘起细雪,她刚接过听琴递来的姜茶,便见太子妃身边的崔嬷嬷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个檀木匣:“太子妃说,这是当年坤宁宫的旧物,给八王妃垫腰最是合适。”
打开匣子,里面是个绣着双鹤纹的软垫,针脚细密,每只鹤的眼尾都缀着粒东珠——这是太子妃亲手所制,鹤首相对的纹样,暗合“兄弟同心”之意。顾清禾摸着垫心的桑皮纸,忽然想起太子妃昨日说的话:“你家八爷当年在辽东,替太子挡过三箭,这情分,便是金山银山也换不来。”
正想着,周王妃俞氏的身影出现在廊下,正与晋王妃水氏说话:“二嫂子可知,太子近日在文华殿校勘《皇明会典》,连太祖爷的《藩王仪仗图》都翻出来了?”她指尖划过石栏上的积雪,“听说二哥当年就藩时,仪仗规格比太子监国时还高半寸,如今怕是要改改了。”
晋王妃叹道:“你我做妇人的,管不得朝堂上的事,只盼着爷们能兄弟和睦便好。”她目光落在顾清禾的软垫上,唇角微扬,“倒是太子妃待八弟妹真心,当年她怀承煜,连皇后都没送过这样的物件——到底是一母同胞的情分。”
俞氏冷笑一声:“一母同胞又如何?当年太子监国,力排众议让八爷掌管辽东军镇,表面是信任,实则是把他推到风口浪尖——辽东边军粮草十有八九经蜀道运输,如今查粮案闹得沸沸扬扬,八爷怕是也要被牵连。”她顿了顿,忽然望向顾清禾,“八弟妹可有想过,等孩子出生,是留在京城,还是随八爷去辽东就藩?”
顾清禾心中一凛,知道这是在试探庆王府对储位的态度:“孩子尚在腹中,八爷说过,一切听太子皇兄安排。”她抚着软垫上的双鹤纹,“再说了,承煜侄儿是皇太孙,将来要承继大统,我们做叔叔婶婶的,唯有尽心辅佐,哪敢有半分逾矩?”
俞氏盯着她的眼睛,忽然轻笑:“八弟妹倒是看得通透——不过这宫里的事,哪有什么真心,不过是各人揣着各人的算盘罢了。”她转身时,裙角的木芙蓉纹扫过顾清禾的绣鞋,“就像这蜀锦面脂,看着华丽,实则掺了三分铅粉,用多了可是要伤脸的——就像有些情谊,看着深厚,实则经不起半分风浪。”
马车碾过宫门前的积雪。燕王妃徐明薇忽然从袖中取出块碎锦,上面绣着周王妃的木芙蓉纹:“方才偏殿,三弟妹说的话你可听见了?她这是在提醒你,太子妃的好意背后,未必没有算计——蜀地粮道牵扯甚广,太子皇兄让八爷掌管辽东,确实是把双刃剑。”
顾清禾望着碎锦上的纹路,想起软垫里的双鹤纹——鹤首相对,喙中各衔一颗东珠,正是太子与庆王幼时的玩物纹样:“四嫂放心,我虽愚笨,却也知道,在这宫里,唯有太子皇兄与八爷的同胞之情,是真真切切的。当年八爷在辽东重伤,太子皇兄曾亲自为他吮毒,这样的兄弟情,岂是几句闲言能动摇的?”
马车在庆王府门前停下,朱翊宁早已候在檐下,手中捧着个暖炉:“今日仪典累着了吧?我让厨房煨了山药莲子粥,还加了你爱吃的蜜枣——方才太子皇兄差人来,说承煜吵着要给小侄子做木马,明日便让内务府送来。”
顾清禾望着他眉间的关切,忽然觉得,无论前朝如何波谲云诡,这血脉相连的兄弟情,终究是她在这深宫中的底气。她摸着腹中胎动,忽然轻笑:“方才太子妃说,等孩子满月,要亲自给孩子绣百家被——你说,咱们要不要给承煜侄儿也备份礼?就送他去年在辽东猎的白狐皮,正好做件斗篷。”
朱翊宁怔住,忽然轻笑,指尖划过她泛红的耳垂:“你倒是想得长远——也好,承煜这孩子,虽贵为皇太孙,却最是喜欢热闹,将来有个小堂弟跟着他跑,倒也不寂寞。”
雪愈下愈大,庆王府的宫灯次第亮起。顾清禾望着案上的蜀锦面脂,忽然想起周王妃的话,却只是淡淡一笑——这宫里的妯娌情分,本就如这面脂般,看着华丽,实则各有春秋。但她始终相信,太子妃作为大嫂,对同胞兄弟的情分,总比旁人多几分真心,就像软垫上的双鹤纹,历经风雪,始终相依相偎。
是夜,顾清禾摸着软垫上的东珠入睡,梦中见太子与朱翊宁并辔而行,身后跟着蹒跚学步的皇太孙与她的孩子,四人在雪地里追逐,笑声惊落梅枝积雪。她忽然明白,所谓亲疏,在这皇家之中,终究是血脉胜过权谋,而她腹中的孩子,虽只是普通皇孙,却因这血脉相连,早已在无形中,得了最坚实的庇护——那是超越权势的兄弟情,是深宫中最温暖的底色。
喜欢庆王府的日常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庆王府的日常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