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今日在文华殿议了整日的漕运,想必饿了。”她唇角含着笑,指尖轻轻拂过食盒边缘的缠枝莲纹,“特意让张厨用松江鲈鱼烩了汤,配着新漉的米酒,最能暖胃。”
朱翊宁搁下手中的《河防一览》,抬眼便见她鬓间簪着支白玉兰步摇,月白素纱裙上绣着淡青的水草纹,倒真像从江南烟雨中走出来的画中人。自上月随他入宫向继后请安,被赞“蕙质兰心”后,他便留意到她愈发爱穿素色衣裳,偏生肌肤胜雪,衬得那些清淡颜色格外动人。
“又费心了。”他接过她递来的象牙匙,触到她指尖的温度,比汤盏更暖些。自成年分府后,他便住在宫外的庆王府,而眼前人是这王府里最温暖的存在——不同于紫禁城的冰冷红墙,这里的每一缕合香、每一道膳食,都带着家的滋味。
食盒里除了鲈鱼烩,还有两碟小菜:一碟是糖蒸酥酪,奶白的酪浆上撒着碎核桃仁,甜香扑鼻;另一碟是蟹粉豆腐,嫩豆腐裹着金黄蟹粉,配着几丝翠绿的香菜,正是他前日与她提过的江南风味。顾清禾亲自替他盛了碗汤,见他舀起一勺送入口中,才敢给自己添了小半碗。
“这鲈鱼烩的火候……”朱翊宁忽然开口,眸中闪过一丝讶异,“倒与母后生前做的滋味相似。皇兄翊宸前日还说,最怀念母后烩的鲈鱼汤,连东宫的厨子都学不去那股清鲜。皇太孙承煜昨日还缠着我,说要尝‘八王叔府里的神仙酪浆’。”
顾清禾手一顿——作为孝懿皇后膝下嫡子,太子翊宸住东宫,庆王翊宁住宫外的庆王府,虽分府而居,“翊”字辈的名字仍是血脉相连的印记。皇太孙承煜的“承”字,正是祖父为孙辈亲定的辈分字,暗合“承继大统”之意。
“王爷喜欢便好。”她低头咬住唇,不让笑意溢出,“臣妾前日回门,父亲说苏州府新贡了莼菜,便想着变个花样给您尝尝。若皇兄与承煜侄儿喜欢,改日臣妾让张厨多备些,给东宫送过去?”
朱翊宁望着她泛红的耳尖,忽然想起今晨在吏部听顾尚书与同僚闲谈,说自家闺女自小爱吃糖蒸酥酪,嫁入王府后却日日钻研他的口味,连酪浆里的核桃仁都要挑最饱满的。那时他表面不动声色,心底却泛起丝丝暖意——这世间肯为他费这般心思的,除了已故的母后,便只有眼前人了。
膳毕,秋蝉端来温水让二人漱口。顾清禾见朱翊宁搁下银匙,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个锦盒:“差点儿忘了,这是臣妾新制的合香,掺了些龙脑和沉水香,晚间燃了能安神。”
锦盒打开,便是一缕清冽的香气漫出,混着若有若无的甜意。朱翊宁认得这是她惯用的香,与孝懿皇后生前调制的“清露香”有几分相似,却又多了些江南的桂花香,更添温柔。他忽然想起,太子皇兄曾笑称:“老八的庆王府倒像个小江南,连合香都比我东宫的软和。”
“明日随我入宫?”他忽然开口,见她面露疑惑,便解释道,“皇兄新得了两尾金鳞锦鲤,养在东宫太液池,邀诸皇子共赏。你若想去,便穿那身石青色缠枝莲纹裙,配上月白羽纱披风——皇兄总说,你穿母后喜爱的石青色,像极了坤宁宫墙上的月光,承煜昨日还吵着要见‘住神仙府的八皇婶’。”
顾清禾眼睛一亮。她嫁入庆王府三月有余,深知皇子成年必分府出宫,眼前的暖香阁便是她与他在宫外的家。如今听他提及入宫赏鱼,便知这趟东宫之行,既是亲族相聚,亦是“翊”字辈兄弟对孝懿皇后的追思。
“臣妾早听说东宫的太液池养着西域进贡的锦鲤,正想去瞧瞧呢。”她说话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锦盒边缘的并蒂莲纹,“承煜侄儿昨日差人送了幅涂鸦给臣妾,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酪浆碗,落款竟是‘承煜翊圣’——倒像把‘翊’字辈的威风都画进了碗里。”
戌末刻,两人移步进了寝室。顾清禾亲自替他解下腰间玉佩,触到他中衣上绣着的暗纹——正是她昨夜熬夜绣的“禾”字,藏在竹叶纹路里,若不细看,只当是寻常绣工。朱翊宁望着她低垂的睫毛,忽然伸手,替她取下鬓间的步摇,玉兰花坠子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手凉。”他忽然握住她的手,放进自己暖袖里,耳尖却红得比炭盆里的火星子还要鲜艳,“明日让膳房炖些红枣银耳羹,你近来总爱熬夜。皇兄昨日还笑我,说庆王府的灯火比东宫亮,原是你在替承煜赶制冬至的虎头靴。”
顾清禾怔住,只觉得掌心被他的温度裹住,连指尖都泛起暖意。她想起前日替东宫送去的蟹粉豆腐,特意用了孝懿皇后亲制的“翊”字纹瓷碗——那是当年母后分给诸子的嫁妆,如今成了宫外王府与东宫之间的温情纽带。
“王爷今日在朝上,可与皇兄起了
喜欢庆王府的日常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庆王府的日常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