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纱窗,洒在铺满卷轴的红木案几上,书香与檀香交融,给这座宏伟肃穆的宫殿平添了几分书卷气。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年长的教习先生捋着胡须,声音如同山涧溪流,清澈而悠远。太子槿笙端坐于案前,腰背挺得笔直,犹如出鞘的宝剑。鹤晴空也如松似柏地站在一旁,只是偶尔眉头微蹙,仿佛对这些文字感到些许吃力。墨澜则坐在太子身侧,小脑袋微微低垂,显得十分谦恭,不时还会点头附和,看起来颇有小大人的模样。
"槿儿,你来解释一下这段话的含义。"教习先生微笑着看向太子。
太子放下手中的竹简,声音沉稳有礼:"老师,此段意为: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是快乐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开心的事吗?这是在说学习的乐趣,以及与同道相处的愉悦。"
教习先生满意地点点头:"讲得好。鹤晴空,你有什么看法?"
鹤晴空一愣,显然没想到会被点名。他稍作思索,恭敬回答:"草民以为,此段所言学习之乐,应当与习武之道相通。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得到进步的喜悦;而能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切磋,更是难得的乐事。"
教习先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又看向墨澜:"墨公子,你呢?"
墨澜抬起小脸,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弟子以为,学习之乐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通过学习能够明白事理,帮助他人。而远方来的朋友,则让我们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不也是一种学习吗?"
教习先生哈哈大笑,捋着长须点头称赞:"妙哉!三位小公子各有见解,皆有可取之处。"
太子槿笙看向鹤晴空和墨澜,眼中满是赞赏:"晴空将学习比作习武,墨澜则谈及学以致用,二位真是才思敏捷。"
鹤晴空微微躬身,神色平静,但眼中却掠过一丝惭愧。比起太子和墨澜对经典的熟稔,他在文章上着实有些吃力。自小在边疆长大,他接触的更多的是刀枪剑戟,而非诗书礼仪。
仿佛看出了鹤晴空的心思,太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晴空不必自责,你在武艺上的天赋是我们望尘莫及的。文武之道,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才是完整的修行。"
鹤晴空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冲太子微微点头。
教习先生合上竹简,和蔼地道:"今日的经义就讲到这里。下午是武艺课,三位小公子可以稍作休息。"
待教习先生离去,太子伸了个懒腰,脸上的端庄瞬间消失,变回了一个活泼的少年:"累死我了!"他转向鹤晴空和墨澜,"我们去花园走走吧?"
三人来到东宫后花园,春日的暖阳照在清澈的湖面上,碧波粼粼,几只锦鲤在水中悠游,偶尔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
"晴空,"太子指着湖边的亭子,"我们去那坐会儿吧。"
鹤晴空点头,却见墨澜已经蹦蹦跳跳地跑向湖边,惹得岸边的鸳鸯惊飞而起。
"墨澜小心——"
话音未落,只见墨澜一脚踩空,身子向湖中倾斜。鹤晴空心头一紧,几乎是瞬间就冲到湖边,伸手一捞,将墨澜拉了回来。
"对不起,哥哥..."墨澜低着头,小声道歉。
鹤晴空松了口气,却没有责备,只是轻轻拍了拍墨澜的衣袖:"下次小心些。"
太子槿笙走过来,好奇地看着二人:"你们感情真好。"
鹤晴空有些不自在地避开目光,墨澜却笑嘻嘻地抱住他的胳膊:"晴空哥哥最好了!他会保护我的!"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羡慕:"有这样的兄长,确实让人羡慕。"他顿了顿,"我也有个弟弟,可惜..."他没有继续说下去,眼中掠过一抹复杂的情绪。
三人在亭中坐下,太子从袖中取出一小包点心,分给二人:"尝尝,这是御膳房新做的桂花糕。"
墨澜欢呼一声,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顿时眉开眼笑:"好甜!"
鹤晴空谢过太子,也尝了一口,甜香在口中蔓延,让他想起了墨府中云霜和墨远山为了一块糕点争抢的场景,不由得微微一笑。
太子见状,也笑了:"难得见你笑,晴空。"
鹤晴空有些尴尬地收敛笑容:"多谢殿下点心。"
"在东宫,我们就是同窗,不必拘礼。"太子摆摆手,"你可以叫我槿笙,或者直呼我槿儿也行,就像墨远山叔叔那样。"
鹤晴空微微一愣,随即躬身道:"恭敬不如从命,槿...槿笙。"
太子满意地点头,转向墨澜:"墨澜,我看你对琴很有兴趣?"
墨澜点头如捣蒜:"嗯!我最喜欢听琴声了!"
"那我教你弹琴如何?"太子微笑道,"我有一张小琴,正好适
喜欢四世浮生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四世浮生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