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种田日常

禅师

首页 >> 山居种田日常 >> 山居种田日常全文阅读(目录)

买买买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两人出集市往西走,片刻来到一座古朴的医馆——济善堂。

    镇上总共有三家医馆,以沈家的济善堂口碑最好,且价钱公道。原主之前给姜惠娘抓药,就是此地。

    姜桃示意姜桐在医馆对面等着,自己拎着装药材的黄纸包进去。许是时辰尚早,医馆人不多。

    须眉皆白的沈大夫坐在药案后边的凳子上悠闲喝茶,两名学徒模样的少年正在挨个查看药橱上抽屉里的药材,一名药童在旁边用药碾子碾药材。

    见有人进门,药童放下碾槽迎上来,“姑娘,看病还是抓药?”

    姜桃摇摇头,笑道,“伙计,我想问问你们收不收药材?”

    “可能...收吧!”药童嗫嚅着,不敢做主。

    回身往里走,询问沈大夫,“先生,这位姑娘问咱收不收药材?”

    沈大夫难得清闲,听到收药材,目光扫过来,沉吟片刻,方道,“姑娘,你都有什么药材,拿来我过过眼?”

    姜桃瞬间松了一口气,之前还担心他不收。快步上前,捧着纸包放到他面前,“沈大夫,劳您掌掌眼,这有三样,桃花泪、石斛、黄精。”

    沈大夫扒拉两下药材,心底微微惊讶,成色大都不错,看来这小姑娘是个懂药材的。

    他双眸登时多了兴致,表情也认真起来。捏起药材,眯着眼仔细端详,时不时放在鼻子旁嗅一嗅味道。

    须臾,观察完毕,他捏着一颗琥珀色的、几乎没什么杂质的桃花泪道,“这种成色的桃花泪,晒干后三百文一两。若是湿货,一百文一两。”

    又指着掺着杂质较多的,“这种成色一般,干品一百五十文一两,湿品三十文一两。再差些的,不收。”

    姜桃心里窃喜,家里有一斤多桃胶,晒干后没怎么也能出半斤干品吧。

    “至于石斛,有多少收多少。晒好的石斛一百五十文一两,湿货二十文一两。”

    “黄精,三年及以上的,干货八十文一两,湿货二十文一两;三年以下的,干货四十文一两,湿货十文一两。”

    姜桃趁机插话,“这些家里都有,等晒好了就送过来。”

    沈大夫隐隐好奇,“你懂得处理药材?”

    姜桃笑着点点头,“家里长辈教导,略懂得一点。”

    接着试探道,“沈大夫,我家惯在山里采药,想把好的药往你们店里送,不知可否将你们常收的药材告知一二。”

    沈大夫对她带来的三味药很满意,有心收下。但若是只说药材名字,怕她记不住,便问道,“你可识字?”

    姜桃坦然道,“识得一些。”

    沈大夫见她一介女子竟然识字,不仅高看一眼,“徒弟,把咱们常收的药材写下来一份给她。”

    “是,师父!”

    姜桃连忙谢过,等着对方写药材的功夫,又与沈大夫聊起治蛇毒的药,想预备着以防万一。

    “五两一瓶!”

    “嘶~~~”

    姜桃倒抽一口冷气,想着背篓里的那串钱,内流满面,真...买不起啊!

    沈大夫听她嘶了一声,善意道,“里面加了七叶一枝花,贵着呢,你以后进山也可以多留意些,我们店有多少收多少。”

    “好!”

    姜桃果断答应,七叶一枝花又称重楼,在后世也不便宜。

    沈大夫越聊姜桃越觉得面熟,“你之前是不是来过店里?”

    姜桃缓缓道,“家母姜氏曾患有严重咳疾,来贵馆诊治过,我来抓过几次药。”

    沈大夫恍然,长叹一口气,“怪不得眼熟!”

    年前曾有一位名姜惠娘的病患,与这位姜姑娘眉眼极似。

    那病人是咳疾慢慢拖成了肺痨,因是他去年诊治过的唯一一位肺痨病人,故而印象深刻。

    平民百姓有病了一贯忍耐,到最后拖成重症是时有的事。

    他身为大夫觉得可惜,但也没办法,谁叫大家穷呢。

    姜桃去药柜拿了单子,又问了问干姜、花椒之类的价格,最后花二十文买了一两干姜,打算熬猪油的时候,用来去腥。

    至于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她想回头到山里找找,应该能找到。

    等姜桃出了门,在对面徘徊良久的姜桐急忙迎上来,“阿姐,怎样啦?”

    姜桃摸摸他脑袋,笑道,“他们收咱们的药材!”

    等离开医馆有一段距离,姜桃才细说详情,“桃花泪...”

    不过,她隐去了药材单子一说,毕竟姜桐眼里阿姐不识字。

    姜桐听完药材价格,激动得跳起来,“阿姐,太好啦!以后咱们就专门进山采药!”

    姜桃眉开眼笑,“好!”

    两人出门往回走,要去南市,那里有许多店铺,往常集市不开,南市就是大家买东西的地方。

    他们要买粮,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山居种田日常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山居种田日常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