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桃一眼认出是黄精,她折断一枝茎叶,递给姜桐,“阿桐,快来看黄精,它的根茎是一味药材。”
姜桐再一次被阿姐惊到,“阿姐,别开玩笑啦,这也是草药?山下也有呢,就是没这一片多。”
姜桃化身科普小能手,“它叫黄精,是一位中药,你听阿姐的,开始干活吧!”
她用竹竿先拍拍地面,驱赶走可能藏身其间的蛇,姜桐跟在后面拿镰刀割掉地上的杆茎。
须臾,身后割出一大片来。姜桃挥舞着锄头,开始刨黄精根茎,怕折断根茎,她刨土的时候很小心,也特意嘱托了姜桐。
顷刻,一颗带着须子的褐色根茎完整出土,根部一节一节相连,节上粗大,长有小的分支,节与节连接处偏细,在后世这种形状的黄精叫大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之功效。
姜桃轻轻拍掉上面的泥土,数一数,这颗根茎总共有八节,通常一节代表生长一年,说明这颗黄精长了有近八年的年份,能卖不少钱呢。
姜桃抡起大锄头吭哧吭哧刨地;姜桐悲催,没有趁手的工具,只能将柴刀与镰刀交替使用。
片刻功夫,两人手掌发红,都快磨出泡来。挖到最后,双手及胳膊酸疼。但两人都没有觉得累,看着药材就像看银钱一样,依旧充满干劲。
姜桃暗暗下定决心,等药材卖到钱,她第一时间就要鸟枪换炮——买两把药锄跟铁锹,再买几副麻布手套。
一个时辰左右,才将将把附近的黄精都挖出来。两人把三节及以上的黄精根茎归拢到一堆,磕磕表面附着的土,装起来。
至于根茎三节以下的,在刨出来后,又顺手埋回土中,等生长两三年,再来开采。
黄精装了大半个麻袋,姜桃一手拎起来,差不到有五十多斤,等洗净晒干约摸能出三十多斤货。
“阿姐,让我来吧!”
姜桐觉得自己背篓里的香椿与桃胶比较轻,想帮着拎会麻袋。
姜桃提着这点重量完全无压力,语重心长道,“阿桐,你年纪还小,背的东西太重了,以后不容易长个;再者,阿姐力气大,这点重量不费力啦!”
姜桐见阿姐拎起来确实很轻松,走路比自己还快还稳,又顾虑与长个子有关,便不再坚持。他很想像大兄那样长个大高个呢。
“走吧,咱去采摘益母草跟绞股蓝。”
姜桃背着背篓,拎着麻袋,往长着益母草跟绞股蓝的方向走,姜桃默默跟在后面。
步行两里地左右,便见一片繁茂的益母草。
益母草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
“这便是益母草,叶子与枝干都可入药!”
姜桐惊呼,“阿姐,我以前也见到过,都当成杂草啦!”挠了挠后脑勺,有点不好意思。
姜桃抿着嘴笑,“不妨事,以后山下见到再采,注意避着点人。”
“好!我省得!”
姐弟俩配合熟练,敲打草丛驱蛇加收割秧杆,速度很快。
装了满满一大袋,担心回去拎不下,才停手,这次姜桐说什么也要拎着。姜桃觉得反正也不重,任他拎着,自己在前面开路。
姐弟俩一路说说笑笑,走到接近山路外围的时候,遇到姜桐之前提过的绞股蓝。
绞股蓝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养心安神的功效。
它是山里常见的草药,比较常见的有五个小叶,称为五叶参。
原本姜桃兴趣不大,但看到都是七叶后,才决定采摘。七叶的俗称七叶胆,比五叶的药效高。
姜桐喜滋滋道,“阿姐,叶大夫可喜欢收绞股蓝啦。这种七叶的,山脚很少哦,每斤比五叶的贵一文钱呢!”
“赶紧割吧!”
姐弟俩不再多话,渐渐地,身边唰唰唰的收割声盖过了附近的窸窸窣窣声。
姜桃在割草药的时候,会时不时留意日头跟树影方向,以此判断大概的时间。
等到装满一个麻袋,又往姜桐的背篓里筛了一大捆绞股蓝,两人才罢手。
此时日影西斜,树影婆娑,姜桃估摸着申时应已过半(下午四点钟左右),该往回赶了。
两人稍作歇息,整理好背篓、系好麻袋,带着满满的收获下山。
姜桃走在后面,一手拎着袋黄精与绞股蓝,另一手扛着锄头。姜桐拿着竹竿在前边开路,另一手提着袋益母草。
等回到常走的山路上,脚下就松快一些,两人照旧用芭蕉叶遮掩背篓,小半个时辰赶到山脚。
夕阳在天边,烧得云彩红彤彤的。姐弟俩怕被人撞见,大包小包的引人注目,就沿着山脚绕到村后,翻过姜宅后边的山坡进家。
关上院门,两人把麻袋与背篓卸到院子里,姜桐迫不及待揭开甘蕉叶,把野鸡都拎出
喜欢山居种田日常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山居种田日常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