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那天夜里,阮玉山身上的青筋也曾这样碾压过他手上的每一处纹路。
九十四的手指不自禁地蜷动了一下,记忆像浪潮一样无法控制地一浪打着一浪,回溯到一个月前那个在燕辞洲的潮热暧昧的午后。
当时的一切在九十四脑海中都已模糊了,中药时的迷茫和痛苦,受伤后的愤怒,在那罗迦背上驰骋时的急迫,这所有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消磨和那场食肆的大火都已淡去。
蝣人不记仇,给点恩惠就会刻骨铭心。
因此他还记得回家时在四方清正看见阮玉山那一刻的心安,自己的皮肤接触到阮玉山时的渴望,还有那一场汹涌翻滚到让他意志沉沦的亲昵。
九十四抿了抿唇。
大雪从外头吹进屋子里来了。
雪天是冷酷的,阮玉山在他的记忆中却一直滚烫。
他合上书,从门槛上起来,转过身去,撞见阮玉山坐在灶前长凳上,手撑着膝盖,正好在含笑凝视着他。
“不看书了?”阮玉山的视线快速扫过门外天色,“要点灯?”
说着便要起来为他燃灯。
九十四摇头,抬脚走进去:“外头下雪了。”
“下雪了?”阮玉山似是没有料到,挑眉看向九十四身后的夜景,凝神片刻,才看清细密的雪花似有若无地飞斜在外头。
他往旁边挪了挪位置,又冲九十四招手:“过来烤火。”
九十四走过去,将手中书卷放在长凳一端,刚挨着阮玉山坐下,双手便被抓过去,捂在阮玉山掌心。
阮玉山双手包着他的手,揉了揉,又放在嘴边“呵”了口气:“冻成僵尸了!”
九十四习以为常。
他早前天天都在巴望着阮玉山不要长嘴,后来时时也觉得那样会很寂寞。
所以现在只是偶尔希望阮玉山不要长嘴。
然而阮玉山的嘴并不能随他心意说变就变,于是九十四学会了对此简听则明。
简单挑着自己愿意听的听,世界就明亮了。
——这词也是他当年从饕餮谷那一沓残纸破书上学来的。
阮玉山给老头子准备的立冬宴统共有那么几道菜:山海乳鸽、炖吊子、屠苏酒、糖蒸酥酪,三不沾,加一个老头子最爱的芋头千丝酥饼。
菜不算多,只是难在费时费力。
其中要属那道山海乳鸽工序最复杂。
且不说前期要如何清理内脏,再去腥提鲜,将乳鸽肚子塞满前一日才从山下码头连夜送来的活鲍鱼和新鲜虾蟹,再取这些海货最嫩最劲道的部位在熬制了一夜的山菇骨头汤里面焯过便照火候依次放入鸽肚子里烤制,其中每一步都得掐着时间算,多烤一分不够鲜,少烤一分不够味,光是上述那道山菇骨头高汤,便要盯着熬上半夜。
待鸽子烤好,当即要用高汤彻头彻尾地淋上几遍,随后再在烤得玻璃一般透亮酥脆的鸽子皮上浇一层薄薄的饴糖,风干至下半夜,这道菜才算能做好上桌,让人一口下去被肉里的汁水鲜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觉。
接着便是那道三不沾。
三不沾的食材并不稀奇,无非是些蛋黄、粉和糖,难的是做法。这几样混在一块,放进锅里,要做到不沾筷子不沾牙也不沾锅,就得整夜不停地翻炒。
偏偏老爷子就好这口,恰好满府里又只有阮玉山最能掌握火候,次次做给老爷子的这道菜,筷子一夹起来是糖丝连着糖丝,但吃进嘴里又最是甜而不腻。
光这两样就足够人忙活一个通宵,其他的好玩意儿譬如要在山上取最好的药材研成粉末再在井里放置一夜的屠苏酒、用半年的米酿来做的蒸酥酪,还有取刚满四个月的小羊羔子的羊下水煮的炖吊子,这些无一不麻烦,也无一不美味。
阮玉山一整晚在几个灶之间忙前忙后来回打转,九十四是看得直打瞌睡。
更烦的是每每靠在阮玉山肩头打上不过片刻的盹,此人就又要起身到各个灶前巡逻,时而翻炒这个锅,时而加大那个灶的火。
当阮玉山于子时三刻第十八次在九十四身边起身去检查火候时,九十四心里的火苗已经跟灶里的一样旺了。
他神色冷漠地坐在凳子上晃了晃眼珠子,忽然起身,直冲冲朝伙房外的那处卧房去:“你做饭吧!我要走了。”
“反了你了。”阮玉山可不惯着他,坚定地认为两个人必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二话不说伸出胳膊就逮住九十四后衣领子,“这饭替谁做的?你好意思去睡觉?你睡得着?”
九十四侧身打开阮玉山的手,胳膊还没扬起来,余光就见阮玉山弯下腰去了。
再下一瞬,他跟个麻袋似的被扛到阮玉山肩上。
阮玉山一脚踹上伙房的门,将九十四运回长凳上,才扶着九十四坐正,还没开口训
喜欢娑婆外传:盂兰古卷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娑婆外传:盂兰古卷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