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

绝胜南陌碾成尘

首页 >> 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 >> 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全文阅读(目录)

靖康耻(5)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又是巧了,这些错字被《靖康稗史》完美承袭。

    在朝鲜传了几百年的书里出现了清朝才出现的错字,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哇~真巧!】

    永乐大典编纂委员会未发现《靖康稗史》,文渊阁书目编纂委员会未发现《靖康稗史》,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未发现《靖康稗史》。

    南宋也整理书目,派人将皇室藏书一本一本查过去,仍然不见《靖康稗史》。

    不同时代的人齐齐发声,或大声斥骂谢家福,或笔落千言力争将谢家福钉在耻辱架上。

    搓磨公主,造谣皇室,其罪当诛!

    【《靖康稗史》作为一本宋朝的书,还出现了清朝的名字。

    书中说,茂德帝姬名为“赵福金”,福金暗合金人的王妃称呼“福晋”,而茂德帝姬后来被送给金国皇子,这也太巧了吧!

    对呀,这也太巧了吧。靖康耻那时候女真人的王妃叫“萨纳罕”,清朝的王妃才叫“福晋”,刚好谢家福还是个清朝人!

    而且茂德帝姬叫赵福金也很奇怪。北宋和金人打仗,宋钦宗还是一个迷信道士开坛作法就能让士兵刀枪不入的人。他怎么还能容忍妹妹叫“福金”呢?

    打个比方。

    茂德帝姬叫福金,相当于委员长老蒋在战前生了个孩子,取名蒋福国,字日本,在抗战爆发后还坚持不改名。

    怪,真怪。】

    这“抗战”是什么?

    天幕多次言及靖康耻是“耻”,赵匡胤却不曾生活在那个年代之后,只能借天幕那只言片语揣测靖康耻究竟是什么样的。

    只是现在天幕所说,能相信的部分都已经是相对较好的亡国皇族待遇了。不能相信的稗官野史倒一大堆,听得他们只想对着后人痛骂,把军营里这十几年的积累都倾泻上去。

    那“耻”从何来?

    赵匡胤前面坐着弟弟赵光义、宰相赵普,在这关系到赵宋存亡的事上,他们心意相通般地共享了一个皱紧的眉头。

    赵光义起身面对皇兄:“靖康耻是异族侵略中原,或许与能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比较。天幕所说抗战,似乎是那日本国也像匈奴契丹一样图谋中原。”

    赵普却不同意:“日本国不过撮尔小国,怎么能与天朝争辉?他们的土地贫瘠不养人,国力与大宋差的远,哪儿来侵略中原的能力?”

    最后还是赵匡胤盖棺定论:“西晋胡人比中原落后那么多,又是哪来侵略中原的实力!”

    可恨中原尚未一统,防辽为上,实在腾不出手去监视日本。

    而尚有余力的皇帝,如前期的唐玄宗李隆基、明成祖朱棣等,已经将东征日本写进了日记里。

    【说到这里,大家又要提出疑问了。网上不是说茂德帝姬谷道破裂而死,怎么嫁给金人了呢?

    那个所谓的谷道破裂而死是该死的营销号造谣,不足为信。

    还有茂德帝姬嫁给金国皇子,也是《靖康稗史》里的谣言,她的结局并没有信史记录。

    谢家福估计也没有想到,他随手写个“洗衣院”,都能被营销号发明成金人妓院;他编了明确结局的茂德帝姬,也能被营销号改成被金人轮/奸而死。

    excuse ,营销号们,你们造谣前就没有想过,茂德帝姬是一个曾经和你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吗?】

    赵长乐紧紧抱住她的姐姐。

    她太小了。她听不懂轮/奸,听不懂谷道破裂,只知道自己死了,姐姐很伤心!

    原来“死”这么奇妙,一个“死”字就能让姐姐把她抱得好紧!

    圣人看过来了,圣人对姐姐和她很好,所以她笑着和圣人打招呼。

    奇怪,圣人怎么哭了呢?

    姐姐……也哭了?

    “长乐太小了……”姐姐把她抱到圣人怀里,圣人抚摸她的头顶,另一只手被椅子硌得通红。

    “为什么你们要哭?”茂德帝姬赵长乐问。

    “因为后人觉得我们会被脱了衣服在大街上展示。”郑皇后说,“可我没有办法胶住他们的嘴巴,拔掉他们的舌头,折断他们的手指。”

    “那真值得哭一场。”赵长乐懵懵懂懂地应和着。

    “是啊,值得哭一场。”

    【另外,谢家福还编造了一个宋徽宗妃子李春燕的故事。

    李春燕封号华国夫人,亡国时21岁,被金人赐给伪帝张邦昌为后。

    然而历史上真的有这个华国夫人。她的名字叫李从和,亡国时四十来岁,是当时宫里的顶级女官,后来留在汴京城的宫人首领。嫁给伪帝张邦昌则的是她的养女陈氏。①

    《靖康稗史》据说是被俘虏的官员所作,可真正被俘虏北上的官员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把顶级女官的名字、年龄、职位、婚嫁全部记错的情况。

    《靖康稗史》必定是托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