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

绝胜南陌碾成尘

首页 >> 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 >> 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全文阅读(目录)

元稹(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然后我们来看看从人情角度来说,莺莺传中张生是元稹自寓的离谱点。

    另外说明一下,前面反驳王、赵自寓论的论点全部出自相关论文,接下来的论据出自up和其他持反对论点网友的推测。】

    “网友……仙人原来是这么称呼仙友的吗?”

    嬴政还在批着他今天的公文。虽然天幕所讲的事情与大秦无关,但他还是分出来一丝注意力,务求保持对神迹的尊敬。

    自从知道仙人自称“阿婆”以后,他疑惑过为何仙人用年轻的声音讲述,却使用如此衰老的自称。他想,要么是仙人鹤发童颜,要么是仙人交流都用这种自称。

    ……之前揽入手心的自称“朕”突然不那么吸引人了。

    他确实从天幕的话语里听出这是讲给千年后人听的,可能把神迹跨越千年时光降下绝对是神仙伟力,只有仙人才能做到。瞧这仙人对民讲授毫不避讳神仙身份,嬴政只觉得那是千年后的世界神仙亲自开业授徒,不再于凡间隐藏身份。

    那为什么现在的仙人搜山检海都见不到一个?

    嬴政想想后人,羡慕极了。

    【第一,元稹是白居易一生的挚友。白居易大家应该了解多一点,毕竟他陪着我们走过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老师在讲到他的诗歌是肯定会顺手放一下他的生平。

    白居易,字乐天,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魔”、“诗王”,诗作风格浅近亲切,是新乐府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现代人的唐代诗人知名度应该仅仅略逊于李白杜甫。

    历代史书大多都对白居易予以肯定,不管是才华、人品还是为国、为民。

    白居易写过一篇著名的《井底引银瓶》,其中有两句这么写: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白居易写《井底引银瓶》的目的他自己也曾在序言里讲过,“止淫奔也”。他告诫女孩不要因为爱情离开庇护自己的家庭,把自己托付给不该信任的男人。

    在白居易旗帜鲜明反对“淫奔”和“始乱终弃”的情况下,如果元稹真的有始乱终弃的行为,他们怎么能“死生契阔者三十载,诗歌唱和者九百章”①呢?

    白居易的品行值得肯定,他选择的挚友,又会比他差到哪里去呢?】

    自己以后成为了比肩李杜的大文豪。

    虽然对后世的义务教育没有概念,但用李杜做比,白居易迅速理解了后人眼里自己的诗歌成就和历史地位。他面向面前催婚者的紧张消弭了些许,与来来去去收拾行李的元稹一对视,笑了。

    死生契阔者三十载,诗歌唱和者九百章。

    这就是他们至死不渝的友情。

    而他的身边,催婚者们眼中的热切都似乎要融化元家的房子。

    他们面前这是个比肩李杜的文豪,史册偏爱,三十未婚。

    可惜他用已经有爱人拒绝了他们所有人。

    后世文人也在对着天幕点头。白居易那样的人,怎么会找一个心口不一的人当一生的挚友呢?

    “不对,我记得他们后来不是决裂了吗?白居易还写了……《论请不用奸臣表》?”

    “《论请不用奸臣表》?白居易晚年专门编了自己的诗集文集,这篇表连他的文集都没进去。”

    酒席上,杨万里听到这讨论,提着酒壶走来,眼中清澈如稚子。

    “这篇文章出自《文苑英华》②,《文苑英华》在下面注释说''''元白交分,始终不替。方元倾裴,白不应有此论列。《集》固无之。''''”

    元稹和白居易的交情,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元稹排挤裴度时,白居易不应该上表弹劾元稹,而且他的文集《白氏长庆集》中本来就没有收录这篇文章。

    “《文苑英华》都这么说的了。而且真的决裂,白居易会给元稹写‘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③这种诗吗?在元稹死后马上写情深意重的祭文④,许愿来世相见⑤,随时写诗纪念……哈哈,原来这叫决裂。”

    杨万里笑着走了。

    “读遍元诗与白诗,一生少傅重微之……”⑥

    外头,蜻蜓飞来,立上尖尖的菡萏。

    【第二个点,在于崔莺莺的形象塑造。

    《莺莺传》在后世多有改编,并且结局从始乱终弃改编成合家欢,崔莺莺和张生经过乱军、崔母等考验最终走到一起,根源都是读者对崔莺莺被弃的愤慨。所以他们在同人里给了崔莺莺一个封建社会里的最好结局。

    崔莺莺在封建社会与外男私通,绝对是不符合封建社会道德观的,那为什么后人会怜悯崔莺莺,为她重写结局?

    根源就在元稹对崔莺莺的描写中。

    我们来看一下原文中的崔莺莺。

    容貌,“常服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