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仁忠见大家还没走,赶紧又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支委会,破例让新宇也参加了,主要议题是研究村里老宅子保护问题。最后,大家形成了决议,一致认可新宇的建议,尽量保住这些老房子。
村里决定,在南边靠河的一片地,规划成一百多个宅基地,预留出河堤道路。起初仁忠建议留二十米,但在新宇的坚持下,还是预留到五十米,还留出了绿化面积。
虽然大家还不懂什么是绿化面积,但新宇说得头头是道,大家也都似懂非懂地同意了。以后村里谁也不准在老宅基地上盖屋,保留以前原状,新屋统一盖到河边去。
开始,村民们普遍不愿意,有谁想去河边前盖屋呢,都想在自己老宅子上盖,毕竟住了几辈子了,农村最看重感情和传承了。
新宇苦口婆心地挨个去做工作,“靠河位置多好啊!前面没有遮挡!”“河堤要造路,以后出行多方便啊,以后买了汽车也有地方停啊!”
村民们都以为新宇不太靠谱,众人纷纷质疑他。
“在村子里面多好,哪有靠河好的,竟骗人!”
“就是,俺们现在出门不就是路么,还什么大马路,又不拉马车!”
“还买汽车呢,他是在大城市里呆惯了,想当然呢,咱们农村里再过一百年也买不起小轿车啊!”
其实在哪里都一样,你的思想越超前,受到的质疑越大,阻力也越大。眼看着没有什么效果,新宇的嘴皮都快磨破了,还是老仁忠出马,也不知道他怎么劝说的,挨家挨户走了一圈,就没人反对了。
新宇第一个在河边造了房子,上下两层,香玉开始也有些抵触,不太愿意去,“造房子可不是小事儿,你爹辛辛苦苦从西街迁到东街来图啥,不就图个邻里照应帮衬,你说你不仅不迁回去,还直接到河边去盖屋,真不知道你想的啥,竟白花钱了,你要去你自个儿去住,我反正住老屋!”
新宇耐心地劝说:“娘,别人不支持我,你可得支持我工作啊!你看着吧,以后这全村人都得感谢我哩!”
“真不知道你在DB里学的啥哩!”
“娘,你要支持新宇啊,他刚开展工作,你作为家人都不支持,他以后怎么服众哩!”小禾端着碗走出来说。
“我吃过的盐都比你们吃过的饭多,我走过的桥都比你们走过的路远,你们年轻人懂啥,教育起我来了,教育起全村人来了!你在这个村长大的,有意见都得听长辈的,要有礼数,要孝顺。”香玉也是一个劲儿地辩起来。
“娘,你这咋还跟孝顺沾上边了呢,农村也要有规划眼光,有发展眼光嘛,不然就会永远落后下去,永远穷下去,一辈子穷,辈辈儿穷。”新宇句句诤言。
不仅他娘听不下去,估计全村人都听不下去,他现在才明白,农村里的思想工作有多难做,他还误以为凭他的能力这都是小事儿一桩。
新宇也有些灰心了,拉着小禾说:“走,咱出去!”
小禾一愣,“上哪去?”
“心烦,陪我去河边散散心去!”
看着他俩走了出去,香玉生着气说:“走吧,走吧,我饭也不给你们诹,饿死你们,我就管我大孙子,谁也不管。”说完,又偷偷地笑了起来。
新宇和小禾来到河边,新宇指着他选的新宅基地说:“小禾,你看,现在的夕阳多美啊,如果河里再有清澈的河水,坐在二楼的顶屋上,欣赏这么美丽的景色,那才是真正的幸福,他们为什么都不懂呢?”说完,又叹了口气。
小禾靠在他的肩膀上说:“是啊,想想都好浪漫!不过,大家都是农村人,干了一辈子活儿,他们已经受够大太阳了,哪还有心思琢磨它美不美,你要想让他们听你的,就得想办法把工作做到他们心里去,他们最想要什么,最在乎什么,你要清楚,要明白,不能把你的思想强加给他们,去改变他们。”
新宇抱着小禾,亲了她一口说:“你在农村呆的时间长,果然最懂群众路线!对啊,这做工作就得接地气啊,大道理他们不懂,就讲实实在在的,讲眼前的,讲看得见,摸得着的。”
村里有经费,一是像方云这样捐助的,一是像纸厂这样每年定期给的,还有村里养殖厂里截留的。
新宇找到仁忠商量,只要愿意到新地基造房子的每户补助一千元,老宅子充公但还可以住,住到什么时候都行。这样一来,建房成本降低了,老人还可以和子女分开住,皆大欢喜,在河边造房子的也慢慢多了起来。而且新宇也找来了城里的设计师,统一了户型和外观,想造两层的一排,想造一层的一排,像DB营区一样,规划得整整齐齐。
喜欢白桥西往事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白桥西往事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