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平的人生是不幸的,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不满周岁,父亲在帮亲戚家驾船途中病故,三岁那年,母亲也因病去世。周亚平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年长十六岁的姐姐,一直陪伴他的成长。
父母去世后,由于当时姐姐还在学校学习,无法照料,就把周亚平送到姨妈家寄养。几年后,姐姐考取了公务员,又结了婚。就把弟弟接到身边,安排在省城的小学读书。
姐姐、姐夫工作太忙,无法全天候地照顾弟弟,为此,有段时间,把周亚平送到姐夫的老家,交给姐夫的父母照看。姐夫的父母,只有姐夫这个独子,同样把周亚平视作掌上明珠,当成亲儿子一般。因此,周亚平这个孤儿,童年时代是在并不缺少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后来姐姐、姐夫响应国家“大办钢铁”的号召,被调到湘中地区的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工作。为了一家团聚,把老家的父母亲和弟弟周亚平一起接到钢城生活。
也是在这里的子弟学校,周亚平完成了初中学业。
当时初中毕业,周亚平的成绩在班上排在前列,他曾和几位成绩较好的同学专门考察过当地最好的市二中、县一中,对于报考高中跃跃欲试。
但后来有一次学校教导主任找到周亚平,一席话改变了周亚平的人生之路。
这位姓张的教导主任是周亚平胞姐曾经的同事,他神神秘秘地对周亚平说:“亚平,我们学校刚接到一家新的中专学校的报考通知,这是一家半机密半军事化学校,这个信息没有公开,属于内部掌握。我想帮你修改志愿,把这家学校填写为第一志愿。我知道你姐姐家并不宽裕,如果你能考上这家学校就太好了,专业好,发展前景广阔,关键是毕业后马上就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那你不但不需要家里负担,反而可以帮助家庭,这不是很好的事吗。”
这席话让周亚平思绪万千。姐姐、姐夫抚养自己到初中毕业,确实不易。姐姐有家公家婆,还有三个子女,连周亚平全家8口人,全靠姐姐、姐夫两个人赚钱养家糊口,家庭确实不富裕。周亚平想,如果自己去读高中,再等到大学毕业,还要整整7年,这些费用,又要拖累家庭。虽然姐姐、姐夫及姐夫的父母全家人都对自己很好,即使考上高中他们同样会很高兴,但自己不能太自私,要替家庭考虑了。如果去上中专,4年毕业以后,就可以马上参加工作,拿到工资帮助姐姐一家。
周亚平默认了张主任的志愿修改。其实,那个所谓的“半机密半军事化学校”不过是一家邮电学校,由于当时战备工作紧张,邮电部门属于军管,故此搞得十分神秘。
后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周亚平考取了邮电学校,中专毕业后,分到工厂工作。
假设命运女神不是这样安排,周亚平自信自己照样可以读高中,上大学。
想到这些,周亚平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尽快离职去报考成人大学,重温自己的大学梦。
周亚平本想趁集团公司对工厂领导班子调整之机,离开现在的岗位,实现重进校园的理想,但不知何故,调研组回去又是两、三个月了,总部那边还没有动静。
思忖再三,周亚平决定直接向集团公司递交辞职报告。
辞职函中重点写了这么一段:“调研组走后,我们厂一直在流传这一经典言论:‘现如今,哪有厂长不是大学生?’从我本心来说,我并不认为不是大学生就绝对不能当厂长,但领导班子知识化确实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部属大中型企业厂长没有大学文凭确实已不够资格。鉴于此,我强烈要求辞去现在的职务,卸任后,我将报考成人大学,继续深造,以便将来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
辞呈递交后不多久,集团干部处吴处长给周亚平打来电话,中心意思是劝导他不要轻易辞职,经过调研,集团公司领导是相信你的,你也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
电话里,周亚平仍然表示了离职的强烈愿望,最后,他几乎用恳求的口吻对吴处长说:“长期以来,我一直默默地工作在第一线,没有什么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我希望组织上这次无论如何给我一个报考成人大学的机会。这是我唯一的请求,难道这一点小小的请求,都无法满足?”
这次电话以后,出现了转机,当年年底,集团总部一位副总裁和吴处长来到器材厂,与领导班子一一交谈后,在全厂大会上宣布了领导班子调整名单。
在一系列的任免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厂长职务的变动。
当宣布周亚平被免去厂长职务,借调到集团总部工作时,会场一片躁动。任免名单宣布完毕后,照例是由离任厂长周亚平及接任厂长冯庭怡讲话。
听完任免后,周亚平觉得非常轻松,心中暗暗地感谢集团领导的细心与关心。他知道,在免去厂长职务后,增加一项借调到总部工作,这是一个特意的安排。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免掳去职务的冲击力,给人只是工作变动的假
喜欢前路漫漫,心路茫茫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前路漫漫,心路茫茫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