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未央应了声,快步跟了上去。
几分钟后,他们拐进了一条用红包警示绳围成的通道,进入一处用简易棚围起来的小区域,这是专门搭建出来的临时工作间,边缘还用砖块压着,专供检测和样板实验使用。
几张木桌上已经整齐码着木材样板,切割得利落,表面带着新剖开的细微毛刺。旁边还有一架小型检测仪器。
严知棂放下工具箱,转身交代两位助理去拿试剂,又回头看着石未央:“别站着,过来。”
她从箱子里取出笔和记录册,递给石未央:“今天的任务,帮我记录每一组样板的初步测试结果,写清楚编号、时间、数值,格式参考这份。”说着,把一张打印好的模板示范页又压在她面前。
石未央接过笔和本子,手指微微紧了紧,点了点头。又偷偷打量了他们一眼。两个助理穿着统一的灰蓝色工服,神情专注认真,显然是经常跟着刘绪做事的。
其中一个助理是个二十来岁的男生,叫胡羽。另一个个子矮些,叫余简于,正埋头调试着检测仪器,手指快速敲击屏幕,确认设备参数。
“把样板按编号排好,第一批先做密度检测。”严知棂简单吩咐了一句。
胡羽连忙动作,把编号贴在桌缘,从1号到10号,将木材依次码好,余简于打开检测仪器的盖子,小心翼翼的校零,确认传感器已正常响应。
严知棂将第一块木样拿起,轻敲两下,声音干脆沉稳,随后放到便携式密度测量仪上。“记录编号,初步重量。”
她将样板放在称上,“302.5克,记录。”
石未央赶紧低头记,努力让自己保持跟得上节奏。
严知棂动作干脆,几乎没有多余的话,但偶尔在重要环节,还是会低声解释一句:“这一批木材时间太长了,含水量和密度不稳定,后续得看防护措施做得怎么样。”
阳光透过略微发黄的塑料布,在这样的光影交错中,一块又一块样板被测试、记录、标注,严知棂像是一个永不疲倦的工匠,专注、沉静,偶尔抬起眼,也只是简单扫一眼大家的进度。
“水检测开始。”严知棂换了新手套,余简于早已在一旁准备好了一排水盆。
每一块木料被浸入特定比例的水中,计时、观察、记录。
“这批吸水太快了。”严知棂皱眉,指着水面上冒出的细密水泡,“很可能内部已经出现微小裂纹。”
“后续处理要加强防水层?”石未央忍不住开口问。
严知棂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学得挺快嘛。”然后点头:“对,需要加强。要么换料,要么多加保护剂,回头看整体评估。”
胡羽拿泡水后的样板一一取出,余简于在旁边帮着擦干,动作小心翼翼。
整个流程重复进行。每一个样板下水,都要用吸水曲线图做记录,还要在旁边画出粗略曲线。
测试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多,终于最后一块样板检测完毕,石未央放下笔,环顾了四周,一地忙乱而有序的痕迹,每个人眼神里透着一种连她都能感受到的专注和满足。
“休息吧。”严知棂摘下了手套,嗓音比刚才温柔了些。转头过来,目光落在石未央身上:“记录册拿来,我看看。”
石未央连忙将手里的笔记本递了过去,严知棂接过,随手翻开,目光掠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又不知从哪掏出本一模一样的本子。
石未央怔住了,下意识问:“怎么又有一本?”
严知棂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低头翻着手里的两本记录册,对照着一行行检查。翻页的动作很轻,指腹蹭过纸页边缘,带着一种近乎洁癖般的谨慎。
“我自己也记了一份。”严知棂带着淡淡的笑意,“为了保险。”
石未央盯着她的侧脸看了两秒,心底忍不住感到一点小小的佩服。外人眼里她看起来总是那么冷淡,甚至有些疏远,可靠近了才知道她藏着的那种极致认真,甚至近乎固执。
过了一会,严知棂终于合上递了回来,“有些细节,记得不够准确,第二页样板材质少标了一项。”
“啊,我记漏了。”
严知棂倒也没责备,只是笑了笑:“没关系,整体记得很好。”
石未央一时有点受宠若惊,低头继续整理着笔记,心里涌出一股奇异的满足感。
另一个帐篷里刘绪正伏案整理当天的数据,见她推门而入,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后的欣慰。“都好了吗?”
严知棂点头,将装满记录册和照片、测量报告的文件夹摞在桌上:“样板测试数据和初步评估在这里。含水率、密度、吸水速度都有标注,防护建议也写在最后一页。”
她抽出自己的那份记录册,“我另备了一份备查,保险起见。”
刘绪接过资料,“
喜欢枘缝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枘缝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