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不错哦!这是认可我了。林婉儿心里偷偷乐了一下。
这天傍晚,正准备下班,医院的广播突然响起急促的声音:“急诊科抢救室,速来内科、中医科医生支援!重复,急诊科抢救室,速来内科、中医科医生支援!”
医院里,这种紧急呼叫意味着有危重病人。李国手和王德斌今天都不在,赵强下午请假走了。科里只剩下几个年轻医生和林婉儿。
“我去看看!”林婉儿几乎是本能反应,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快步冲向急诊科。
急诊抢救室里一片忙碌。一个老人躺在抢救床上,面色灰败,呼吸急促,心电监护仪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旁边围着几个西医医生和护士,正在进行心肺复苏、静脉给药,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病人急性心衰,肺水肿,血压持续下降,用过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效果不好!”急诊科主任满头大汗,语速飞快地介绍情况。
林婉儿挤上前,快速扫了一眼监护仪上的数据和病人的面色、舌苔。病人面色灰白,口唇青紫,舌质暗淡,苔白腻水滑,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这是典型的【阳脱】证!心阳衰微,无力鼓动血脉,水饮内停。西医的强心利尿效果不彰,正是因为阳气这个根本没有得到扶持。
“主任,让我试试中医的方法!”林婉儿当机立断,对着急诊科主任说道。
急诊科主任愣了一下,看了看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女同志,又看了看病危的患者,情况紧急,他也顾不上多想:“中医?你会什么?”
“针灸!回阳固脱!”林婉儿语气斩钉截铁,“配合参附汤急煎!”
“参附汤?!”旁边一位西医大夫皱起眉,“现在这种情况,还能灌得下中药吗?”
“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只要能救命,就得试!”林婉儿一边说,一边已经从随身携带的针灸包里取出几根银针,快速消毒,“请给我准备【关元】、【气海】、【神阙】(隔盐灸)!”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的护士虽然对中医急救有些陌生,但见林婉儿动作麻利,神情镇定,而且报出的穴位也都是急救常用穴,立刻分头准备。一位护士迅速找来粗盐和艾绒准备隔盐灸神阙,另一位则去准备中药——参附汤。
林婉儿不再多言,屏气凝神,找准穴位,捻转进针。她的动作又快又稳,与平时温和的样子判若两人。银针刺入【关元】、【气海】,以补法为主,温煦下元;【足三里】健脾益气,培补后天;【内关】宽胸理气,宁心安神。尤其是在【神阙】穴上进行的隔盐灸,温热的艾灸之力透过厚厚的盐层,源源不断地渗入腹部,意在回阳救逆,挽垂危之阳气。
抢救室里一时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监护仪的滴滴声和艾绒燃烧的轻微噼啪声。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林婉儿和病人身上。西医的抢救措施仍在继续,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希望渺茫。
几根银针下去,配合着神阙穴的温灸,奇迹似乎真的发生了。
监护仪上原本持续下降的血压曲线,竟然缓缓稳住了,虽然依旧很低,但没有再往下掉。病人灰败的面色中,似乎也透出了一丝微弱的红晕,急促的呼吸稍微平缓了一些。
“血压…血压稳住了!”负责观察监护仪的护士惊喜地低呼。
急诊科主任和那位之前质疑的西医大夫都凑近了监护仪,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真的稳住了…心率也稍微回升了一点。”急诊科主任喃喃道,他转头看向林婉儿,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迟疑变成了惊异和一丝敬佩,“小同志,你这手…真行!”
林婉儿没有放松,她的注意力全在病人身上,同时留意着针下的感觉和监护仪的数据变化。“阳气刚有回升的苗头,还很不稳固,不能大意。”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捻转着【关元】、【气海】的针柄,施以温和的补法,同时密切观察着【神阙】穴上艾灸的情况,确保火力均匀温和,防止烫伤。
这时,一个护士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小碗跑了进来:“主任,参附汤急煎好了!”
“病人现在能喝吗?”主任问。
“恐怕不行,意识还没恢复。”旁边的西医大夫回答。
“准备鼻饲管。”林婉儿立刻道,“汤药温度稍降一下,温热即可,通过鼻饲管缓慢注入。”
护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插管、确认位置、连接注射器,小心翼翼地将温热的参附汤一点点注入病人体内。
针灸温阳固脱于外,参附汤大补元气、回阳救逆于内。双管齐下。
又过了十几分钟,监护仪上的各项指标出现了更明显的好转。血压
喜欢八零年代:签到系统带我起飞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八零年代:签到系统带我起飞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