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昨晚没睡好,梦里反复是在公交站玻璃门前的失踪男孩小江,脸上沾着一块反光标签,像橱窗里贴着待售的旧玩具,敲门声沉闷又持续还是把梦境打碎了。
她披着外套走到门口,打开时,是自己点的外卖。
但是打开外卖后,里面扔着一张卡片,打印的纸条贴在外层,是一段自白,总结支持新闻里的被模仿的那篇小说的女孩,并呼吁大家注意找人是找人,小女孩创作的只是虚构小说而已,如果真的害怕,反而是应该好好对自己的孩子。
李音愣了一下。
她想起自己也喜欢看一些小说,总是用象征主义去讽刺一些事情,就像卡夫卡的变形记,变成虫子的主人公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要上班迟到了。
所以她倒是觉得陈瑶写的内容只是不适合现在的年纪,可能未来她真的读过很多小说,会有不一样的创作模式也不一定。
……
警局,最近好多人给陈瑶家附近邮递快件,要不然就是偷偷放在人家门口,除了一开始的内容,后来的都被警局收走了。
但其实里面没有什么危险物——只是一本作文本,一个布封的老日记本,还有一个U盘。
周正打开日记本,日记本第一页写着一行铅笔字:
“如果我没有喊救命,那是因为我知道没人听。”
他感觉喉咙发紧,忍不住皱眉,手指不自觉地用力握紧那本本子。他继续翻看着。
“我爸说,所有能自己回家的孩子,才配拥有钥匙。所以我在外面站了四十分钟,直到妈妈偷偷把钥匙从厨房扔下来。我没告诉别人,因为他们会笑我没用。但我记下来了,每一次。”
看得出来,不是失踪男孩小江的物品,应该是另一个陌生女孩的自述:日记页一页一页,字迹越来越乱,后来干脆变成了画,一幅又一幅,全是封闭的房间,窗帘拉紧,角落有眼睛。
周正没有翻完,李音倒是看完了。
李音把东西收好,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小说到底讲的是什么不重要了,反而是小说里包含的各种家庭,学校里发生的的矛盾和事情在逐渐让每个人去想讲述自己的事情。
这似乎不太好,但李音在想,或者未成年孩子们的想法和其经历的事情,是需要慎重去处理的。
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陈瑶似乎被当成了“某些人能依附的声音”,而这,不会让她轻松。
……
吃早餐时,宋巧燕盯着她手边的快递盒。
“又有人寄东西?”
“可能是喜欢我的读者。”
“他们给你寄书?还寄日记本?”宋巧燕语气发紧,“你最好告诉我清楚,那些是不是网上那件事的人。”
陈瑶夹了口蛋饼:“你不想知道。”
“我当然想知道!”
“可你听了也不会信。”她没抬头。
“你觉得我写的只是小说,你也希望我永远只写小说,不去管那些‘脏的、烫手的、难听的’东西。”
宋巧燕沉默了一会儿,说:“你是我女儿,我当然希望你平平安安。”
“可是妈,那些孩子不是我女儿,他们就不用平安吗?”
宋巧燕抬起头,第一次有些颤:“陈瑶,你真的觉得你能帮他们?你只会让自己变成下一个。”
“那就算我下一个。”她轻声说。“起码我留下了他们想说的。”
“你就那么想当英雄?你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学习,你为什么要管这么多的事情?咱们家没有人是作家,没人能帮你在这个年纪就一飞冲天,你以为现在的年纪写出来这样的小说是什么好事情吗?”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当个录音机。” 陈瑶顿了顿,说话,只是她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
那天中午,她没有去教室,而是去了图书馆。
图书馆最靠里的自习区有台公共电脑,她插上了新收到的U盘。
屏幕亮起,里面是一个命名为“报告”的文件夹。
里面有六个子文件夹,分别是:
“2008-武言市-表哥”
“2011-南余市-厕所门”
“2015-百乐县-老师的手”
“2016-沈春市-宠物医生”
“证词原文”
陈瑶点开“证词原文”,里面是六份手写扫描的文字档,还有一份音频,她犹豫了片刻,戴上耳机,音频开始播放。
“那年我七岁,我妈带我去外婆家住了半年。我表哥住那里,他会在大人都睡了之后来我房间。我不敢告诉任何人,因为我妈说,‘他是家里人,你要懂事。’后来我用日记写下每次的时间,他说我疯了,说我写这些是为了诬陷他。他说如果
喜欢猫,猪和死亡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猫,猪和死亡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