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月下行

8明月楼8

首页 >> 南中月下行 >> 南中月下行全文阅读(目录)

灞桥烟柳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知道灞桥依旧屹立不倒,却承载着无数冤魂的哀怨与叹息。每当夜幕降临,那桥头的柳影摇曳生姿,仿佛在为那些逝去的灵魂招魂;而那河面的白雾缭绕不散,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凄凉。”

    女子拿着柳枝当笔,在青石上写了半阙《鹧鸪天》:“灞柳从来系客舟,烟波不渡少年头。滇池水冷龙鳞老,犹护云津百尺楼。”

    等晨光熹微的时候,徐鹤强再一看青石,嘿,真有这阙词,那墨迹都渗进石纹里了,就跟烟柳垂丝似的。在清理青石边淤泥时,他意外地发现了一块人形木雕,其背后赫然刻着“沐思竹”三个大字。就在当天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昆明城中的家家户户都听到了女子的哀哭声,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夜空中游荡。护城河的水面上,更是漂浮着密密麻麻的柳叶,它们在水中幻化成无数青蚨钱,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凄美的故事。

    徐鹤强带着家传的《鲁班书》来到了灞桥的废墟之上。他按照书中的秘法,用柳木精心雕刻了四百个童子像,并在子时用无根水调和香灰进行祭祀。当第一缕月光穿透云层,照耀在这片废墟之上时,河面上竟然浮起了无数莹白的光点——它们如同点点繁星,又似萤火虫般闪烁不定。原来,这些光点正是当年那些无辜童魂所化成的萤火虫,它们在经历了数百年的苦难之后,终于得以解脱。

    破晓时分,新桥桩基处突然涌出一股清泉,如同神迹般降临在这片土地上。站在水边,凝视着水面上的倒影——只见沐思竹披散着长发,正将那些童魂一个个渡上纸船。两岸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但飘落的不再是柳絮,而是泛黄的诗笺。诗笺上写着“魂兮归徕,哀西南”,仿佛是对那些无辜孩童的深切哀悼。

    到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闹起来了。吴三桂的军队路过灞桥的时候,有几个士卒起了坏心思,想把古柳砍了做箭。

    夜里,守桥的兵卒都看见柳树下面站着一个怀抱焦尾琴的少女。少女开始弹琴,那琴声凄凄惨惨的。更奇怪的是,满桥的柳叶“嗖嗖嗖”地化作了箭,倒射向叛军。这一下可把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了几十个人呢。

    从那以后,这棵古柳就得了个“神箭柳”的名号,树枝头的红绸子也越系越多,远远看去,就跟个大花球。

    如今,只见灞桥烟柳如诗如画,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那袅袅升起的烟雾是未散的执念,那依依低垂的柳枝是难断的柔肠。那些在桥头折柳相赠的人啊,可曾听见那四百个孩童在夜空中回荡的歌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声音如同穿越时空的呼唤,诉说着一段段关于家国与情怀、挚爱与牺牲、希望与救赎的永恒传说。

喜欢南中月下行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南中月下行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