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月下行

8明月楼8

首页 >> 南中月下行 >> 南中月下行全文阅读(目录)

近日锁龙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近日锁龙

    在滇池之畔,昆明古城巍然屹立,宛如一幅壮丽的屏风,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近日楼,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傲立于繁华的街市之中,其朱红的屋脊与碧绿的瓦片,在岁月的风霜雨雪中更显沧桑。楼顶檐角悬挂的铜铃,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清脆悦耳,回荡在空中,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在近日楼一侧,隐藏古老而神秘的井——锁龙井。这口井的井台布满了斑驳的苔痕,仿佛岁月的痕迹深深烙印其上。井口处粗大的铁链盘绕如蛟龙之筋,紧紧锁住井下的秘密。井壁上的符篆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使得过往的行人皆不由自主地绕道而行,生怕惊扰了井下的沉睡之物。

    相传,在滇中的广袤大地上,曾有一条黑龙自苍山洱海间腾云驾雾而来。这条黑龙本是千年修炼的灵兽,却因偶然间得到赤水灵珠而堕入魔道,开始在滇池中掀起滔天巨浪。它的尾巴轻轻一扫,便能使良田变为泽国,百姓们夜晚听到的龙吟声,如同丧钟般令人心悸。为了驱邪避灾纷纷在门楣上悬挂八卦镜。

    就在这时,苗疆的巫者阿布,身着青衫,手持竹杖,踏着月色而来。他目睹了昆明城的惨状,心中悲愤交加,于是解下腰间的铜铃,连摇三下,声音震耳欲聋:“孽障!你怎敢如此荼毒生灵!”黑龙闻声而来,鳞甲闪烁着幽光,眼中射出赤色的闪电,从云端俯冲而下。阿布见状,咬破指尖,以鲜血画出符咒。霎时间,三十六道金光从地脉中喷涌而出,化作千年古藤锁链,住了黑龙的脖颈。黑龙痛苦地咆哮着,震落了城头上的旌旗。阿布则踏着禹步,引来天雷,将滇池水分成了两壁,露出了井口那幽邃如冥瞳般的深渊。他将铜铃掷向井沿,黑龙的身体逐渐缩小,最终缩入了井中。井底的声音,整整响了三天三夜。

    自此,这口井的水变得异常寒冷刺骨,每到夜半时分,还能听到金铁交击的铮鸣声。阿布在离开前抚摸着井口叹道:“虽然蛟龙的身体已被锁住,但它的心还未死。五百年后,这里必将迎来一场大劫。”

    到了明初时期,张三丰云游至此。他身着鹤氅,飘然立于井畔。忽见黑气冲天而起,直逼斗牛二星。他微微一笑,说道:“好个顽劣的长虫!”只见他拂尘轻扫,井台上的青石上立刻显现出了北斗七星阵。他用朱砂在锁链上写下了一个“镇”字。当夜,七道星光坠入了井底,龙吟声也渐渐变得如同瓮中之鳖般沉闷。然而,每逢甲子年的雷雨夜,井底仍会传来沉闷的吼声。城中的老叟们说:“这是黑龙在用角撞击符咒呢!火星溅落的地方,井砖上都留下了焦痕。”

    后来,吴三桂镇守云南时,常常在五华宫中听到地底传来轰鸣之声,几案上的茶盏也震颤不已。这时,一位黑袍道士前来献策:“当年锁龙用的是武力,如今应该用心来锁龙。”于是,吴三桂命巧匠在井壁上凿刻了《道德经》的千字文,并用玄铁建造了一座小屋覆盖在井口上。檐角处悬挂了八十一枚摄魂铃。每逢朔望之日,人们都会将雄鸡和白羊投入井中,只听到井中传来撕咬和吞咽的声音。血水竟然半天都不散去。从此以后,井中的怪响了。只有更夫在巡夜时,偶尔能从铁屋的窗隙中看到幽青色的光芒透出。

    随着夕阳西下,天边最后一抹余晖也被夜色吞噬,古井之中突然响起一阵幽怨的风声,那声音时而低沉如龙吟,似苗疆巫师神秘的诵咒,又仿佛无数亡魂在耳边低语,诉说着不为人知的过往。一位好奇心重的游客忍不住捡起一块石子,用力掷向井中,石子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吞噬,久久未有落水的回响。就在这时,原本静止的铁链竟无风自动,发出轻微的哗啦声,惊得栖息在井边老树上的麻雀纷纷振翅高飞,羽毛如同冬日初雪,轻轻洒落一地。

    这口古井,历经六百载春秋更迭,见证了无数奇闻异事:苗疆巫师在此斗法争锋,道家真人施展神通镇压邪祟,藩王为求国泰民安,亦曾在此举行盛大的修禳仪式。更有人言,井底深藏着天道轮回的奥秘,阿布遗失的铜铃或许正沉睡于此,而张三丰亲手以朱砂书写的符咒,每逢月圆之夜便会悄然浮现,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至于吴三桂所铸的铁屋梁上,至今仍清晰可见三道深深的爪痕,相传那是真龙之爪留下的印记。

    滇人常以轻松诙谐的语气谈论此事,笑称:“那作恶的黑龙早已融入地脉之中,如今昆明城下温泉涌动,正是它悔恨泪水的化身。”

    然而,西寺塔下的一位老倌,在一次醉酒之后,却吐露了深藏心底的秘密:“记得戊寅年那场大地震的夜晚,我亲眼目睹井口喷出一股三尺高的黑雾,其中隐约可见一双金光闪闪的瞳孔,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言罢,老倌的眼神变得深邃而遥远,仿佛那一刻的恐惧与震撼,至今仍萦绕心头,难以忘却。

喜欢南中月下行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南中月下行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