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王府的日常

寡人有寂

首页 >> 庆王府的日常 >> 庆王府的日常全文阅读(目录)

怀孕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翊宁的信物。

    冬至那日,庆王府正门大开。顾清禾裹着银狐斗篷,望着官道上驰来的车队。朱翊宁骑在马上,玄色大氅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却在看见她的瞬间,眼中腾起暖意:“清禾,我回来了。”

    她迎上去,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归宁那日,他因军报错过同行。此刻冬阳映着他的眉眼,比春日更暖。“有件事要告诉你。”她将他的手放在腹上,感受着掌心的温度,“我们的孩子,在等你呢。”

    朱翊宁怔住,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小腹,忽然笑出声来。寒风吹乱他额发,却掩不住眼底的光:“在辽东时总梦见你穿红裙站在梅树下,原来早有预兆。”他忽然低头,隔着斗篷吻了吻她的小腹,“辛苦你了,我的妻。”

    顾清禾望着他,忽然明白,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奔波归来,有人与你共赴新生。她想起归宁那日在侯府影壁前的所思所想——家族荣耀是双鹤衔芝的传承,而此刻掌心相握的温度,才是生命最珍贵的馈赠。

    雪,还在下。冬暖阁的绿梅开得正好,陈嬷嬷正吩咐厨房煨着安胎的鲫鱼汤。顾清禾靠在朱翊宁肩上,听他说着辽东的见闻,忽然觉得,这深宅大院的冬天,因着腹中的小生命,因着眼前人的归期,竟比春日更暖。

    “按皇族规矩,儿子入宗谱,用‘承’字一辈。”朱翊宁忽然开口,指尖划过她绣了一半的肚兜,“太祖为各支亲藩拟定字辈,庆王一脉男子用‘翊、承、继、显、扬’,女子虽不入宗谱,却可从母族取字为号。你既爱芝兰,若生女儿,便以‘玉’为辈如何?取‘玉润芝兰’之意。”

    顾清禾挑眉,想起侯府中女儿多以“玉”字起闺名,既合母族传统,又避开花草柔弱之态:“‘玉’字好,既贵气又端方。若生女儿,便叫‘玉芝’如何?既应了双鹤衔芝的缘分,又合‘玉’字辈,盼她如美玉般温润,如芝兰般芬芳。”

    朱翊宁眼中泛起柔光,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心口:“玉芝……倒比我想的更妙。”他望着她鬓间的红宝石簪子,簪头正是双鹤衔芝的纹样,“儿子承谦,女儿玉芝,一承一玉,合了咱们两家的渊源——他承皇族之责,她携侯府之德,倒像是天定的缘分。”

    顾清禾望着他认真的模样,忽然想起初见时他在侯府影壁前的庄重,如今却为子女的名字这般细腻。她低头抚过绣绷,在双鹤喙间添上芝草,又在边缘绣了朵小玉兰,权作“玉芝”的暗纹——鹤是庆王的守护,芝是侯府的传承,玉则是女儿的温婉。

    是夜,冬暖阁的烛火映着两人的剪影。朱翊宁捧着宗谱,在“承”字辈下郑重记下“朱承谦”三字,笔触沉稳如刻碑,尾字收笔时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顾清禾则在另一幅绣绷上绣着“玉芝”二字,字体端丽如簪花小楷,与双鹤纹相映成趣。

    陈嬷嬷端着参汤进来时,见顾清禾正在绣女儿的襁褓,朱翊宁则在旁研墨,墨香混着雪气,竟比平日多了几分暖意。“王爷可还记得,您幼时最厌宗谱规矩,如今倒比宗人府的主簿还上心。”她笑着放下参汤,想起朱翊宁少年时总说“女儿家名字无需受困于字辈”,如今却主动为玉芝寻了“玉”字的深意。

    朱翊宁挑眉,指尖划过宗谱边缘:“那时不懂,女儿虽不入宗谱,却该有属于自己的传承。”他望向顾清禾微微隆起的小腹,声音轻下来,“玉芝虽无字辈束缚,却要如美玉般经得起琢磨——正如她母亲,在深宅中也能绽出芝兰之香。”

    顾清禾望着他,忽然觉得,所谓皇族男女有别,从来不是薄此厚彼,而是各有其道。儿子承谦需肩挑家国,女儿玉芝亦可如美玉独立,双鹤衔芝的纹章,终将在两个孩子身上,化作不同的风采。

    雪停了,月光透过绿梅枝桠,在锦被上投下斑驳光影,如同为未出世的孩子织就的天然襁褓。顾清禾闭上眼睛,感受着腹中的胎动——无论是承谦还是玉芝,都是上天赐给他们的礼物,带着双鹤衔芝的祝福,在这深宅大院里,即将展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这一晚,庆王府的灯火,比往日更亮了些。映雪守在门口添炭,听琴抱着绣有“承谦”“玉芝”字样的襁褓,画屏在廊下收着晒干的艾叶,砚秋则在账本上记下“安胎药材入库”。而屋内,一对即将为人父母的璧人,正用体温温暖着彼此,也温暖着两个尚未谋面、却已被满心期待的小生命——朱承谦与顾玉芝。

    雪光映着窗棂,顾清禾忽然轻笑。她知道,未来的日子或许会有风雨,但只要朱翊宁的手在她掌心,只要承谦与玉芝在腹中安然成长,这深宅大院的冬天,终将化作春泥,滋养出最坚韧的生命之花。

喜欢庆王府的日常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庆王府的日常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