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剑

三相月

首页 >> 公主的剑 >> 公主的剑全文阅读(目录)

考录(完)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铺陈上,与礼部尚书公子戴鄂相比,过于小家子气了些。”

    “但是考虑到她的出身,也的确算得上精妙之解。”时怀瑾沉吟道。

    “妙在分寸拿捏。”陶秋也将考卷轻置于檀木案上,“虽有县尉门第局限,却有七分机巧。”

    陶秋也年岁已长,向来严苛,能够给出精妙机巧的评价,众教习不由让陶秋也径自说了下去。

    “她此番投机取巧,对了礼部那些人的胃口。”

    若顾清澄听闻陶秋也的评价,定会暗叹一番,庆幸自己苦心控分之举终有成效。

    当年她执朱笔批红时,曾翻阅过礼部为她准备的三套及笄礼程,一字一句,记忆如新,这几分小家子气的纰漏,也恰好让“县尉之女”的策论够得上那声“精妙”。

    而疏漏不过是饵,和亲卫队遴选,才是她的私心。

    她太清楚礼部那些老狐狸的心思:若参考《汉书》“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的记载,再援引汉代解忧、唐代文成公主十里红妆的旧例,纵使礼部尚书看出了这是喧宾夺主的阳谋,也不愿放过送到眼前的政绩——

    公主和亲本系国祚,于盛典之际遴选卫队,一可安民,二可震敌。

    在万民瞩目的公主及笄礼上,还有什么比彰显军威更能震慑南靖?

    礼部不会错过为履历添彩的良机,缺的只是个能递到宫中的由头。

    那便借书院考录的东风,以陶秋也的首肯为舟,将这遴选之策送入宫闱。

    她偏要设这局中局,让一切恰似天命使然,令琳琅亲眼看着她窃来的公主荣光,于盛典之上黯然失色。

    和亲遴选,合乎时局,顺乎民意。

    “此等阳谋,礼部必趋之若鹜。”

    陶秋也的分析鞭辟入里,三言两语便点出了舒羽答卷的精妙所在。

    时怀瑾沉思良久,也不由得赞同:

    “公主及笄的万民观礼刚好在十二月,天时地利人和,的确是最好的点兵台。”

    “若能借此机会,在南靖显贵与我朝子民面前,彰显军威。”他沉吟道,“于当今时局,大有裨益。”

    时怀瑾说的是事实,但诸教习却心如明镜,谁都没有点破真正的隐患。

    陶秋也只得摇头叹息:“这等借公主吉礼行强军之事,简直……”

    “礼崩乐坏!荒唐至极!”

    沉默了许久的柯世豪却开口道:

    “我反而觉得是好事。公主及笄之仪,庶民早习为常。”

    “昔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把兵戈当儿戏,才是荒唐至极。今日吾辈倒反天罡,借庆典来练兵,虽说破了旧制,却也应了时局,强了民心,岂非大善?”

    他起身向陶秋也揖首:“秋也兄,书院革新实为图强之举,顺时应势,需破旧立新。”

    伍迈禄却冷笑:“破旧立新,破的什么旧?立的什么新?”

    “诸位——都忘了吗?”

    他心中一热,点破了诸教习避而不谈的话题。

    却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秋也兄年事已高,你不该让他开这个头。”

    在高悬的“止戈”真迹下,知书堂诸教习,相对无言。

    时间悄然流逝。

    暮色漫过窗棂时,考吏捧着最后一叠朱卷鱼贯而入。

    数科教习徐守凯推门而入,打破了沉默。

    “这知书堂内,如何愁云满布?”

    骆闻清了清嗓子,率先藏下了忧虑:

    “徐兄步履轻快,莫非数科有捷报?”

    徐守凯呵呵一笑,放下了手中的《九章算术》:

    “不过些加减乘除,何谈捷报。”

    伍迈禄看着他手上的考卷,哑声问道:

    “徐兄的卷子看完了?”

    “魁首是谁?”

    徐守凯翻了两下,挑出了其中一张,掀开糊名,朗声念到:

    “舒——羽——”

    知书堂中再次陷入寂静。

    徐守凯却没顾得上这片寂静,他直接往堂中一坐,放下试卷,一张张揭了糊名去翻找:

    “不对啊,人呢?”

    “徐兄在找谁?”柯世豪忍不住问道。

    “林艳书啊!”徐守凯看完了糊名,气得把试卷往案上一撂,“臭丫头,居然没考!”

    伍迈禄的嘴角微微抽搐:数科魁首最有力的竞争者林艳书居然弃考了,魁首再次落到了舒羽的头上。

    六门考试收尾,舒羽六科魁首的成绩尘埃落定。

    六科魁首,书院千年历史上,也不过是寥寥数人,这个叫舒羽的少女,毋庸置疑,是不世出的天才。

    天才本就该光芒万丈,在万众瞩目下,接过魁首金榜,独步书院高阁。

    但如今,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叫舒羽的少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公主的剑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公主的剑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