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快入腊月,下人们搬来了熏笼,熏笼中火烧的旺,不过一会儿,章暮的后背便微微发汗了。
崇明皇帝闭目深思,他想起了有关边北许多事。
章尘从前的对东塔首领的亲近,温琳对司空絮的托付,章暮多次婉拒出兵边北,以及这次钦差从边北带回的消息。
崇明皇帝多年不曾前去边北,边北的近况也净是章暮所报,章尘逝世前,章暮虽然也才两岁,现下想来,边北许多老人都是章尘的部下,不知章尘是否有给章暮留下些信物和遗言,亦不知章暮是否受这些人影响,渐渐与他离了心。
他心中很是知晓,章暮最重感情,哪怕自己养了他这么些年,不知是否在他心中,还是生父母最大。
崇明皇帝睁眼看着殿下毕恭毕敬的人,章暮下跪的样子如同一头蛰伏待动的狼,他又想起钦差带回的消息,愁思打了个结,心道边北怕是都已成他们章家的人了。
“起。”崇明皇帝道:“赐座。”
“谢陛下。”章暮起身坐在一旁,熏笼的热气远了些,他动了动汗湿后背。
从前崇明皇帝派章暮北上,指给章暮两千人时就起了别的心思。他是章尘的儿子,死在边北是死得其所。
却不料章暮竟能在边北立下大功,三年前他用婚事挟制章暮,也不料姜合与他青梅竹马,竟对他起了真心思,给他的职位越来越高,更不成想他小小年纪竟能如此沉得住气。
现下再想动他,已是难上加难。
崇明皇帝道:“边北既无出兵之意,我们也不便无由头就盲然发兵。如你所说,若金察珏和金察拉尔在等我们出兵,那才是落入了他们的圈套。”
“陛下说的是。”
崇明皇帝道:“边北之事暂且放下,此次东洋起兵之事,才是眼下大事。还有不到一月便是整年了,转玉,此事还需得你前去镇压。”
大楚重视整年,整年时当天下无战事,才可真正过年。
章暮道:“臣领旨。”
崇明皇帝道:“东洋小国,你怕是并未放在心上,一月来回,当可?”
“是,臣定在整年前战赢归京。”章暮又道,“臣时刻谨记陛下所言,勿以军重而轻敌。是以,东洋虽小,臣也当全力忙于战事。”
崇明皇帝笑了下道:“此言乃是你第一次前去平卓州之乱时,朕与你所说。”
“正是,陛下好记性。”
崇明皇帝笑道:“此次前去东洋,朕派给你三万人,可够用?”
章暮道:“陛下,臣领两万人即可。”
“好!吏部准备粮草需得五日,你安排好动兵之事,便多与怀珺在一处吧。”
章暮听崇明皇帝又提起姜合,道:“怀珺事忙,且动兵之事不能马虎,臣今日便去西京营了,来日归京,多的是能日日相见的时候。”
“此言不假,只是你远赴东洋,怀珺想是记挂得很。”
章暮道:“臣护得家国平安,便是护得怀珺平安,怀珺亦是此心。”
崇明皇帝笑道:“入了冬,朕身子愈发不好了,朝堂中许多事都要移至怀珺手中,现下朕这些儿子中,还是只有怀珺能但此重任。”
章暮并未搭话。
“罢。”崇明皇帝口中话在嘴边转了个圈,又收回去了。只是叮嘱道:“转玉,早去早回。”
“是。”
章暮走后,崇明皇帝许久未动。
太监上前问道:“陛下,已将近午时了,您可要去后宫中的娘娘处用膳?”
崇明皇帝收回目光,“去端康贵妃那吧。”
“是。”
后宫中,端康贵妃吩咐膳房将饭菜摆好,桌上菜色皆准备的皇帝爱吃的,不多会儿,外面传来了通报。
“皇上驾到。”
端康贵妃带着姜政走出门去,在门前与皇帝行礼。
皇帝透过她二人,眼中确是浮现了许久之前的场景,“起。”
“谢陛下。”
三人坐在桌前,由着下人布膳,皇宫中食不言的规矩更甚,一餐下来,殿中安静的只剩下碗筷碰撞的声响。姜政拿着个竹叶模样的点心在旁啃着,崇明皇帝用完膳,看见这一幕,笑了下。
端康贵妃道:“陛下见笑了,泊宁近来吃得多,想来是长身子的缘故。”
崇明皇帝闻言,郁结于心中的阴云散去大半。待姜政吃完了,嬷嬷上前给他擦了手,崇明皇帝一把将姜政抱起,笑道:“吃的多好,长得又高又大,以后才好像父皇一样,治理国家。”
这话说的明白,端康贵妃忙跪下道:“陛下言重了,多谢陛下疼惜幼子,只是泊宁还小,未必有那资质!”
崇明皇帝抱着姜政,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女人,他坐回窗边的榻上,喝了口茶后道:“
喜欢和死对头竹马成婚后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和死对头竹马成婚后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