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宿舍门,看到宿舍内的陈设,林楠的眼里流露出几分追忆之色。
这是一个六人间。
北电的宿舍是一项传统,设施非常简单,天花板吊了两盏白炽灯,墙上只刷了一层腻子,时间已经比较久了,腻子不是白色而是微微泛着黄色。
地上当然也不会铺设地板,水磨石都没有,只是水泥地面,门打开的时候还吹起一阵轻灰。
门打开后面是三个大衣柜,分上下两层,一层归一个床使用。
林楠的床是门开后第二张上下床的上铺。
在林楠的记忆中,在大学的四年其实是很美好的,她的宿舍比较罕见的混系,毕竟导演系本科班不是每年都会招人,而林楠是广告导演专业故事片班唯一的女学生,纪录片有两个,还有三个是编剧专业。
当时班里知道他们和编剧同宿舍的时候可别提有多羡慕了,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万一这四年里,舍友灵感爆发出了一个好本子,而你就在一边,这优先权,不用多说了。
而这么美好的大学宿舍有一个让林楠始终无法接受的地方。
洗澡是公共浴室,还限定时间,节假日学生休息浴室也休息。
于是宿舍几个姑娘咬牙凑钱,在学校两公里多的一个小区租了一个一居室,用于洗澡。
看起来似乎有些奢侈,让宿舍楼里其他姑娘知道后,这个一居室就不需要咬牙凑钱了,七八个姑娘根据自己的课表,排了一个洗澡的时间表。
客厅和卧室各放了一台彩电,机柜下面有一台DVD。
餐厅放了一个花架,里面摆着一大堆影碟,中、日、英、法等各国影片都有收录。
碟片一部分是正版,一部分是盗版。
盗版基本上都是没得到放映许可的‘地下’电影和国外获奖电影。
国外获奖电影林楠也想过要买正版,奈何国内能买到的都是几年前的,新出的电影只有买盗版。
DVD和电视机是林楠一套,另外两个纪录片班的合买一套。
对于电影学院的学生而言,碟片、电视机、DVD是必不可少的拉片三件套。
其他同学买不起电视和DVD,便商定好使用算租借,碟片公用,一居室的租金就不需要林楠三人出钱了。
所谓拉片,就是不断的重复观看电影,分析每个镜头的内容、 场面调度 、运镜方式、 景别 、剪辑、声音、画面、节奏、表演、机位等。
和于秋阳的感情就是通过拉片建立起来的。
2001年的电影,艺术片才是正道。
所有的导演,好吧,是几乎所有的导演,都一门心思向往欧洲三大电影节。
商业片?粗俗。
冯晓刚可谓是世纪初最卖座的导演,他开创了国内贺岁片的概念,贺岁三部曲《甲方乙方》年亚,《不见不散》年冠,《没完没了》年亚。
你要放现在,那就是被投资商捧在手心里的摇钱树。
但他一直到09年才因为《集结号》这部电影获得金鸡奖和华表奖最佳导演,这时候他已经入行15年,获得过五次百花,三次金象了。
所以。
林楠准备先冲一波欧洲三大,周边国家A类大奖,等有奖项在手,再去拍摄商业片。
一部电影想要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青睐,剧本、表演、导演、摄影、配乐、剪辑都很重要。
剧本、摄影、剪辑,有获奖作品的参照,林楠自认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导演有林楠超越现在二十多年的见识,而且这么多年从没有放弃。
配乐,她先选择没有配乐的拍摄,等后期不缺钱了,有原作配乐参照,这也不是问题。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表演。
好的演员,不仅看剧本,还看导演。
大家都是双向选择。
因此,林楠选择先拍摄短片证明一下自己。
国内二十多年拍摄的发展对比以前像是跨越了一个世纪。
短片既可以让自己熟悉一下二十多年前的拍摄,也可以锻炼出一个拍摄团队。
林楠想的是尽量组一个自己能掌控的剧组,熟悉程度高了,拍摄的时候更省心。
先用《黑洞》的改编版。
林楠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铺好稿纸。
第一幕
1-1 特写(景)微仰 (缓)推 办公室 夜(晚上)内(景)
破败的办公室,环境音是电流滋滋声混入风声。
镜头从演员身后推进,推动电闸,拍摄演员使用改锥偷接电线。
1-2 中(景)(缓)平移
裹紧衣服走向办公桌,手电光晃过桌面钢笔。
喜欢满级导演,爽文人生[重生]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满级导演,爽文人生[重生]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