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爬上半山腰,绕过几道坡,不多时来到一片苍翠的松林。
姜桃辨了辨方位,很快找到那处有数棵死松树的地方。
她凑近松树根部,观察附近的土壤情况,发现地表有很明显的隆起,扒开枯黄的松针,可以看到松树周围的土壤上覆盖着一层白灰色的絮状物。
没错,就它了!
姜桃心头一喜,“阿桐,瞧好了,这下面肯定有茯苓!”
姜桐不晓得什么是茯苓,但观阿姐一脸喜色,肯定是值钱的中药。
姜桃毫不犹豫抡起锄头,刚刨两下,紧挨着松根的土里面就露出一颗深褐色的根状物,这就是茯苓!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
姜桐见挖出了东西,喜道,“阿姐,好神奇呀,你怎么知道这下面有东西啊?”
姜桃耐心道,“茯苓惯常出现在死去的松树根部,靠吸收松树根的养料来生长。”
一刻钟左右,一颗巨大的茯苓被掘了出来,她搬到旁边,扒拉掉上面的泥土,这一颗就有三十多斤重呢。
姜桐看得心痒痒,“阿姐,让我试试呗!”
姜桃敲了敲旁边一棵枯死的松树,把锄头递给姜桐,“这棵不出所料也有茯苓,来,你沿着这道裂缝挖挖看,注意不要伤到茯苓。”
姜桐扬起比他个头还高的锄头,铲起土来。
姜桃就近查看另一个松树,握着柴刀一点点扒拉开土,刚刨出一个茯苓头头,就听姜桐一声惊呼,
“阿姐,快来看,我也挖到啦!”
姜桃适时夸一句,“阿桐好聪明,这么快就出货啦!”
姜桐那个高兴劲,嘴角简直要翘上天了。
这处枯死的松树也就六棵,很快就挖完了。两人沿着松树林继续寻找,陆续发现五六棵死树,只有两棵挖出了茯苓。
这些茯苓加起来有一百六七十斤,装满两个背篓,又装了整整一麻袋。
两人在松林里四处逛的时候,也有其他收获,姜桃发现了成片生长的石松。
石松又名伸筋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
它的叶子呈披针状,与松针相像,但它的叶子柔软,不扎手。匍匐在厚厚松针上,乍看好像落了一地的松树枝条。
“这是伸筋草,也是一种草药。”
姜桃没多做解释,拿起镰刀就割。
姜桐见自己眼里的杂草屡次被阿姐当成草药,也不再多问,跟着采割。
两人割了好一会,估摸着够装两麻袋,就停下手。
姐弟俩喝口水,拾掇一下,拎着东西,横穿松林慢慢往回走。
边走边翻找山坡里有没有别的好东西,没想到竟真有意外之喜,在山旮旯里发现了三颗光秃秃的花椒树,个头还没有姜桃高,树干上稀稀拉拉长着十几簇花椒芽。
芽头还有些小,姜桃觉得现在摘下来有点可惜,就只挑拣了几个大叶条摘下,想晾干做调料用。
她绕着树转了几圈,把最小的那株给挖了出来,只有半人高,截断几根横生的枝干,可以提在手里,带回家种起来。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下山,到山下的时候,天色还早,姐弟俩很默契地走后门进家。
刚到家,姜桃就急急忙忙在后院掘个坑,把花椒树种下去,悄悄在清水里兑点灵泉浇灌一遍。
见缸里的水不多了,姜桃就挑着担子去溪边打水,姜桐在家给晒过一天的药材挨个翻面。
溪边下游蹲着一些洗衣服的年轻媳妇们,姜桃微笑着打声招呼,往上游去了。
等她身影渐远,媳妇们没有了顾忌,开始说起闲话来。
“这姜桃眼看着不行了,又活了过来,还真是命大啊!”
“可不,她一看就是那种命硬的人!听我婆婆说,她家那宅子当初村里请阴阳先生看过,说是个绝户宅,好人也能给带出歹运来,你看姜家如今的情形正合了阴阳先生的话。”
“要我说,最好笑的就数王婆子,人姜桃还没死呢,就上赶着拉人配冥婚,闹的全村都知道啦,背地里都在笑话她。”
“我娘家那头有人在杨家干活,说冥婚给了十个数的聘礼呢,那老虔婆肯定没少捞油水。”
“十两银子,天爷哎,这都够买俩小丫头啦!嘿,大户人家就是有钱!”
姜桃忙着去打水,早走远了,自是没有听见这一番话。
等打完满满一缸水,姜桐已经把笸箩与篦子上的药材都翻过了一遍,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
姜桃将剩下的凉粉切开拌拌卤子,两人各吃了一碗。
正准备洗药材,姜桃忽地记起买笸箩跟晾晒架的事。她揣着铜板往村里的篾匠周老汉家去。
周老汉一家也是外来户,靠着祖
喜欢山居种田日常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山居种田日常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