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婆子摇摇头,“不会!他们姐弟俩既然愿意跟着大熊一块去如意阁送菜,应该会收下咱家的东西。
“大熊说桃姐儿是个有主意的,要是这么着,可能会给咱家回礼。”
张氏放下心来,“娘,那她家要是送东西,咱收不收啊?”
“得收!咱家收了,她才能安心。咱收下来,过两天再回些东西,一来二往的,这关系就处回来了嘛!”
张氏笑着点头,“娘,您说的对!家里主事还得靠您,我这脑子笨,就想不到这层去。”
叶婆子对大儿媳的马屁很受用,一张脸笑起来,额头的皱纹也舒展开。
郑宝山听着两人聊天,头脑发晕,唉,好复杂啊!
*
这厢姜桃煮好凉粉,刷罢锅,开始熬猪板油。
时下人们熬猪油都是肥肉直接下锅,熬出来的油渣易糊,猪油也容易发黑发黄,且带着一股腥味。
姜桃打算加水熬,这种法子熬出来的油又白又香,再加上姜片、葱段,还能提鲜去腥,保存的时间也长。
姜桃摘了一把香葱,洗净沥水打结备用,又切下几片干姜。
小铁锅刷净加水,倒入切成肉丁的猪板油,先焯水片息以去血去腥,而后用竹笊(zhao)篱捞出肥肉。
把锅里带白沫的水舀出来,刷锅后再新加水,倒入焯过水的肥肉,大火熬煮。
须臾,猪肉浓郁的香气弥漫开来,姜桃往里加入葱结、干姜,以去腥增香。
姜桐馋得直流口水,姜桃也绷不住,虽然昨日吃了炖鸡,但还是馋肉。
不多时,锅里的水都蒸发掉了,灶膛转至小火慢熬,姜桃不断用铲子翻炒肥肉,并捞出炸得发黑的葱结与姜。
渐渐地,油渣由白色变成黄色,姜桃率先挑出几粒炸得金黄的油渣,放碗里,递给姜桐。
“有点烫,吃的时候吹一下!”
姜桐不迭点头,喜滋滋接过碗,沿着碗边,往里使劲吹几口气,才捏起一粒放入嘴里,嚼一嚼,咯嘣作响,登时满口香。
姜桃见肥肉基本都转至金黄色,便示意姜桐停火,用晾干的笊篱捞出油渣,约摸有小半碗。再看锅里的猪油,色泽油亮清透。
她夹起一粒油渣尝尝,入口香浓酥脆,让人食指大动。
等锅里温度降下来,姜桃把猪油舀入提前洗净晾干的油罐中,约摸有七两多油。
熬完猪油,姐弟俩各自回屋休息了一会。
约摸大半个时辰过去,凉粉糊糊凝固成型,乍看莹白透亮。
姜桃把木盆搬到灶房,倒置在切菜板上,拍一拍盆底,凉粉自然滑落在案板上。她用手托起来试试,约摸七斤多重。
姜桃比划一下,把凉粉切成两块。见姜桐目光殷切,她把自家那块划拉一点递给他。
“你先尝一下味道,咱待会回来再吃。”
姜桐接过凉粉,咬一口,软弹爽滑,乐滋滋道,“好吃!小山肯定会喜欢!”
姜桃笑笑,把野猪肉放到盆里,腾出篮子,把凉粉用一块洗干净的芭蕉叶包起来,装在篮子里,旁边放上一捆香椿,再盖上布。
姐弟俩拎起篮子,锁上院门,往郑家去。
两人走到东边路口往南拐,约莫半里路,出现一条溪流,上面搭有半丈宽的木桥。
过桥便是一畦畦水田,此时还不到晌午,地多的人家还在田间劳作。
走过水田,穿过一片林子,翻过一道矮坡,就到了山脚。
再往上走数十丈远,到达一处开阔的坡地,不远处一座石头砌的院子赫然映入眼帘,便是郑家。
郑家现有八口人,郑熊的娘亲叶婆子,郑熊夫妻与三个儿子郑锦山、郑佑山,郑宝山,还有郑熊的弟弟郑虎及侄女郑宝兰。
郑虎有点口吃,平常不大说话,为人老实巴交的,老大年纪才娶上媳妇,不料新媳妇过门没到半年就死了。
又过了几年,叶婆子给他张罗着娶了娘家那头也就是叶家村的一位寡妇,来年生下了郑宝兰。后来,那女子不甘寂寞,跟卖货的货郎勾搭上,撇下孩子跑了。
因多年不曾到访,姐弟俩到了门口忽地生出些踌躇,姜桃思索着待会怎么开口。
姜桐见阿姐犹豫不决,主动请缨,“阿姐,要不我先用暗号把小山叫出来?”
自两家断绝往来后,他跟小山都是在家门外以鸟叫为暗号喊彼此出来。
姜桃点点头,等小山出来,问问他家啥情况,再进去也不迟。
谁料,姜桐还未来得及开口,身后骤然响起一道冷冽的呵斥声,“你们是谁,站在我家门口做甚?”
喜欢山居种田日常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山居种田日常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