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秦开食肆

冰可乐

首页 >> 穿回大秦开食肆 >> 穿回大秦开食肆全文阅读(目录)

春耕饭食(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人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因为是为了给这帮学子们春耕提供伙食而临时搭建的后厨,不过就是一个棚子。

    密封性本就不太好,饭菜的香气还有炊烟便一早就飘向那些“馋虫”肚子里去了。

    离暮食的时刻越近,李卉就觉得外头越是喧闹嘈杂。

    她正在烤豆腐,自然是没有闲工夫去听外头的人说话。

    却也拦不住,耕作完了的学子们,一个二个的探头探脑啊。

    “咦,这回还来了个颇为美貌的小娘子!”

    另一个接过话头:“是呢,这还是学宫头一回找了外头的人来做饭呢!”

    这两个人说话声音很难让她听不到,因为他们几乎是都到了棚子跟前几步路,却被一个军士的声音截住了,“后厨重地,严禁围观!”

    豆腐被她翻了个面,快要烤出焦边儿就成了,吃的时候蘸上些酱料,保准好吃。

    “真是哪个时代都一样,出来干啥都不重要,关键是要吃好。”

    她不禁想起前世自己学生时代的每次春游、秋游,其实路上的风景都不怎么关心,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全都是“今天带了什么吃的”。

    千呼万唤的暮食终于开席。

    郊外条件简陋,后厨做的所有饭食都一字儿排开放在几张条凳上。

    常见的是豆饭藿羹,寻常百姓家拿来当主食的,学宫里的夫子们便亲自上阵,站在条凳背后给学子们分发。

    最后学宫令也和夫子们一人要了一碗霍菜羹,“农事,国之本也,望诸生切记。”

    然后学宫令便挥一挥手,让他们自行取拿食物。

    又谆谆告诫一番,道是“不可奢侈浪费”。

    李卉系着围裙,站在卤肉釜旁,等待着鱼贯而来的学子们。手边虽然忙碌,心底却是笑着的,因为她在这些学子们喝霍菜羹的苦瓜脸上读出来了不情不愿。

    仔细一想也能理解,这些学子们家里的条件在整个安县都数一数二,在学宫里每日吃豆饭藿羹也就罢了,好不容易春耕一回,又听说换了厨子,谁还不想尝点新鲜的呢!

    这不,他们直接掠过了几位老师傅们做的汤饼,蒸饼和烤肉,径直朝她而来。

    “小娘子,来一个肉夹馍,多加点卤肉汁!”

    “小娘子,我只要卤肉,可以吗?”

    “小娘子,你们家有食肆或店铺吗?这么好吃的烤豆腐,去哪里找你买呢?”

    ……

    李卉心里说了一句,“真是清澈良善的大学生啊!”

    因为同时一两百人蜂拥过来,李卉有些吃不消。

    她找了临娘来帮她切卤肉,又请师傅们帮她分发肉夹馍和蒸饼,还有专门只吃麦饭的,她也让临娘舀一勺汤汁。

    而她自己则专心致志去守着炭,不一会儿便端一盘新鲜的烤豆腐过来。

    很快,预备好的饭菜已经快要见底,正当她想尽快收工回家的时候,学宫那边的管事过来了,就是上次在市集上跟她谈生意的那个人:

    “小娘子,可否再做一些,除了学子们,还有今日前来相帮的军士们还没吃……”

    李卉揉了揉酸胀的胳膊,却并没有出言拒绝。

    出门在外,就没有白吃的饭和白做的事。再说了,就算没有,就当是答谢罢了。

    答谢他能在那日的市集中,来找自己做这一顿饭食。

    创业初期,谁不是夹起尾巴做人呢?

    “夫子,可劳烦您去问问,他们可有何忌口?若没有,我就凭着心意随便做了!”

    跟前世一样,出门就喊“老师”,李卉把这一招也学了过来,却见那人一听到“夫子”,脸上肉眼可见地笑出了褶子,“无碍的,无碍的,只不过,军士们的口味可能都偏重一些,小娘子细心又聪慧,来日必日进斗金……”

    “多谢夫子吉言”,李卉也笑了,却真正笑的是,是人都爱听好听的,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啊。算起之前公子幸,说她日后会“日进斗金”的,已是第二回了。

    临娘得了那位夫子的令,本来是学子们吃完她就该和老师傅们一起去吃的,但却主动说来帮忙。老师傅们也很有眼力见地,风卷残云般吃完,又钻进了棚子。

    李卉便顺势问起了,为何一个县学的春耕,还需要军士来护卫。

    “小娘子有所不知”,临娘洗好了手,准备帮她和面,预备着再做二三十个蒸饼和肉夹馍来,“这是历年惯例了,一来是护卫学子们安全;二来就是学子们正经是做不了多少农活的,有时候军士们一日下来倒更出活些。”

    如此一说,李卉便知其中深浅啦,难怪要管人家一餐饭呢。

    李卉自然也就知道为何那位夫子要点名让她做。

    大概就是新鲜吃食都受学子们欢迎,而寻常吃食自然不能拿来款待功臣。

    她不反对再做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回大秦开食肆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穿回大秦开食肆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