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隆长安

蓝冰冰

首页 >> 丰隆长安 >> 丰隆长安全文阅读(目录)

第十三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狂欢之后,便是立夏,蝉鸣啼叫,花开并蒂。

    长安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欣欣向荣。

    从长安入口直通皇城根这条路,漫长而遥远,闻言卿想过走一生,大抵是命运的眷顾,这年的笔试,他荣榜第一。

    从老家襄城到长安三天三夜的路程,轻若薄蝉的叮咛回荡在耳边,那些是父老乡亲的果饼,是孩童嬉闹却不知为何的拥抱,还有朋友倒在杯中的烈酒。

    送别的语言里有热烈的祝福和开心,这一路,竟是走了半生。

    作为北朝城外的襄城,虽不是天高皇帝远,确实贫瘠与穷困脱敏不了的代名词,庄稼长不了苗,人潮稀少,年轻的男子早已携家眷逃离故乡,闻言卿今年三十岁,以往他这个年纪,早已成家立业,孩孙环膝。

    他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似有一腔的怒火,在心中灼烧,他要问一问这北朝的皇帝,襄城的人为何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他怎么做的皇帝。

    随着进入北朝腹部,闻言卿的悲伤越来越重,迷雾般萦绕在眉头。

    北朝很昌盛,好像除了他的故乡,哪里都是欣欣向荣,他难过如海。

    傅天川早早在后花园摆了宴席,请了几个熟悉的臣子,来欢迎闻言卿。

    丰隆晚首当在名单之列,襄城里的多数百姓是丰隆老将军的部下,半数襄城百姓随着丰隆家金戈铁马,打下这北朝半壁江山,人人都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志气。

    襄城二十年没出过状元,而且是文武状元第一。

    去年,兆泽徽荣登北朝第一的时候,傅川天都不似如此亲自荣贺。

    闻言卿一路跟随内官踏入宫门,不是朝堂,却是一步一步进了后宫,花团锦簇的后花园,穿过碧水楼阁,登高,四五人围坐。

    坐在高位的人年轻活龙活虎,气宇轩昂,浑身周正得如寒潭冰窖,五官挺立,神态如天地领驭,摄人心魄。

    想必这就是当朝天子。

    闻言卿跪拜,叩首。

    丰隆晚,兆泽徽堪堪看向他,庄重严肃。

    他抬头,北朝第一位女将军,贵气逼人,不饰粉黛,素衣锦袍,武威四散不乱,逼仄的寒。

    看向右边,去年荣登北朝国朝第一的兆泽徽,周正如玉,眼眸凝视,泉水四涌,清凉润人,润而不燥,圆滑可亲。

    三位的寒,闻言卿爱恨交织,苦从心来。

    “闻言卿,上座来。”傅川天彰显着帝王之豪情。

    闻言卿不动,几人相看,不知为何。

    转瞬,悲痛声如泣如诉。

    “臣包裹里有襄城百姓日以为食的果饼,皇上如若不嫌弃,可尝试一番。”

    内官呈上碎裂的团饼,晦暗,干涩,皇上放进嘴中一小口。

    “咸,齁咸难吃。”

    皇上不说话,他身为天子,怎么不知道北朝所有城的近况。

    也许是知道襄城的刚烈,他才不是第一时间入了朝堂接见吧,这番宴席,更多的听着倾诉和安抚他受伤的心。

    “襄城入庙西北,荒芜干渴,周遭有一颗绿树已是奇迹,大片的荒漠吞食河流,一年能吃到一次热乎的蔬菜已是不易,这果饼得做咸,因为没有菜,不放盐,人会大片大片的晕厥,身体浮肿,难以生活。“

    傅川天应声:“襄城百姓的劳动成果,生活智慧,好吃,多谢闻卿的分享。“

    闻言卿从怀里掏出一叠子书信。

    “皇上,襄城的孩子让我带给您一些话,他们些写在这信里,望您展阅。“

    内官呈上信,那旧旧的纸张,歪扭的字迹,傅川天不敢看。

    那一张张幼稚的脸庞是怎样的粗糙,那肉肉的脸颊是怎样的干瘪。

    “闻卿,长途路远,先用餐,吃饱,朕慢慢看。”

    “怎么?皇上怕挨饿吗?一顿都饿不住吗?”

    他看着满桌子的山珍海味,心痛到极致,这等美味,他和自己的相亲,已不知多久没有见过,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吃过。

    襄城的苦,傅川天知道,可是,国库早已经见底,他如热锅上的蚂蚁,有心无力。

    如今金朝隐患彻底根除,他终于可以好好优待自己的百姓,只是这一程的路,伤透了他们的心。

    傅川天愧疚得说不出话。

    丰隆晚难过得说不出话。

    闻言卿似是得不到自己想要得答案,心力颓废地起身:“臣吃不惯这等山珍海味,不打扰各位用膳,臣告退。”

    他似有怨恨,甩袖离开,决绝,高傲,这般对比,他们如同小丑,苟活在这世间。

    宴席撤下,丰隆晚秉告傅川天发现岭南军人扮作商队进入北朝的事情。

    两人其实知道,北朝和金朝对峙多年,这些年的损耗和放任不管,助长了岭南朝廷的嚣张火焰,岭南武氏就是例子,一百三十口因为不归顺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丰隆长安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丰隆长安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