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婵今日收了一屋子赏赐,正是心花怒放,也不吝于美言几句,落子一字不落的全转述给了王之牧。
在书房伺候的观棋撇齿拉嘴,大人这般将她藏着掖着,不敢示于人前。
也是了,若是让世人知晓,凤表龙姿的大人看上了这么一位村妇,免不了被人说闲话。大人兴许也就是一时不稳重,毕竟大人束冠也不过堪堪一年。
*
捻指过了四五日,王之牧再次登门,只不过这回却是带了一位故人来访。
慧林自二月前来京,一路飞升,如今已是正四品上的黄门侍郎,为近侍之臣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
他与王之牧交谈甚欢,二人在后院的卧云亭坐了半盏茶的时辰又转入内室。
他见姜婵立在一旁侍茶,便低眉含笑、神情安详地又问了几句哪里人?家里有什么人?刺绣哪里学的?
姜婵一一答了,因王之牧在侧,不敢多言。
可当她的目光扫到慧林那如湖水一般沉静的双眼,不禁又生出了旁的心思。
如果是慧林开口来向王之牧讨要自己呢?不知这次,她是否仍可借助姑母的名义达成自己的心愿?
可她到底也没寻到机会与慧林单独交谈。
宴罢,王之牧携她恭送慧林至门外,二人目送他的马车消失在街口。
姜婵又见王之牧的朱帷马车立在一旁,遂又向他款款作揖。王之牧脸色古怪地瞧了她一瞬,她既已摆出送客的架势,他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冷着脸甩袖上了车。
他如此喜怒无常,要是别的场合姜婵或许还会苦恼一番,可如今她既知道自己的用处是用来辖制慧林,委不委身似乎也无多大区别。
再者这人在床上如此不懂怜香惜玉,不算个舒服差使,她才不愿意伺候他。
可哪知世事难料,涉及到朝政,风云突变也是寻常。
*
穆嬷嬷的到来不啻于给这座小庙强塞了一尊请不走的大佛,因着王之牧的亲口下令,她地位超然,因此姜婵之前用来管理下人的招数可谓百无一用。
除了镇日在她耳边念叨侍寝之礼、床笫之技,姜婵在她的看管下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几乎被软禁在家。
可随即,穆嬷嬷带来的麻烦马上被朝堂轶事衬托得不足挂齿。
三月十八日,一向与皇帝不睦的端亲王暴毙于家中,于夜间猝死陈尸于床。一时间满城风雨,皇帝雷厉风行,命其亲信继补接管其党羽要职。
姜婵既不能出门,这半月来翠环的耳朵真是没闲着,她日日去天桥下站一两个时辰,回来就把还热乎的八卦劝说给姜婵听。
哪知这日翠环早早地就回来了,脸上满是惊慌。她连篮子都未来得及放下就直奔主屋,人还未至声却先到:“娘子,出大事啦!那日来咱们府里的大官被抓啦!”
姜婵听完她没头没脑的转述,明明还坐在烧了地龙的屋子里,却无端打了个冷战。
慧林因一座牵涉到前朝黄袍案的花卉绣屏被卷入亲王纷争,被扣了个谋逆的罪名。朝堂上也因此分为两派,吵了个不可开交。
弹劾的折子日益增多,今日慧林已被压入天牢。而挑起这场弹劾的,却是王之牧!
*
这些日子,姜婵越发心事重重,也不钻研刺绣了,对府里琐事皆是不闻不问。亲王一案已接近尾声,下狱的下狱,斩首的斩首,就连慧林也被判了流放之刑。
不过这些事她说不上担心,她担心的是自己。
表面上她是王之牧的外室,哄着他开心了就不时打赏个物件过来,可只有她自己清楚知道当日从翠环嘴中听到绣屏二字时的大惊失色,原来王之牧还留着她不过是为了此时的致命一击。
如今慧林被擒,她作为棋子已无多大用处,她甚至还联想到了自己的死法。
她如今忽然明白了为何王之牧不让她卖绣帕,也明白了为什么慧林一个世外之人却要劳烦国公爷亲自去请。
制人于危难,扼人于深绝,诱人厅伏内,张机设阱,必度其不可脱而后发。原来王之牧从最开始就是那个放置陷阱的猎人,她根本无路可逃。
自遇见王之牧这小半年,她的生命轨迹已严重偏离了自己当初的设想。
如今她身坠奴籍,小命全握在一个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男人掌中,这一次更是牵涉到朝堂秘辛。
她只希望王之牧处置她时,能念着二人那露水情缘让她留个全尸。如果可以自己选择死法,她自行投河,也许还能再重生一回。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姜婵正歪在榻上胡思乱想,翠环在门外大惊:“娘子快起身,大人来了。”
姜婵一个囫囵起身,连忙理鬓相迎。
翠
喜欢那只金丝雀逃啦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那只金丝雀逃啦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