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说她不想谈恋爱

夏果新绿

首页 >> 制片人说她不想谈恋爱 >> 制片人说她不想谈恋爱全文阅读(目录)

第 28 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后期制作基地,夜灯通明。

    剪辑师老贺坐在工作台前,眼睛紧盯屏幕右上角不断跳动的数据,额角冒着细汗,嘴角却控制不住地上扬。

    他身后聚着一圈人,屏息凝视。半天前刚上线的“沈宴×柳尧枪战对峙”花絮片段,此刻已成功冲上热搜前三。

    “太猛了,#暗潮兄弟线#居然二次登顶!”

    “昨晚还只是苗头,这会儿热度指数翻了三倍!”

    话音未落,唐夕快步走进来,眼下浮着青黑,手里却依旧握着平板,神色振奋。

    “一小时前话题阅读破两亿,平台评论超三十万,UP主那边的二创素材已经炸了,‘相爱相杀’、‘警匪兄弟’、‘背叛线’这几个关键词正热得离谱。”

    她停顿一秒,翻开统计图表,“B站上新出的CP剪辑贴标‘兄弟宿命’,转发率远高于同期,数据不错。”

    “那我们要不要趁热再放一波?”一名年轻内容策划兴奋地问。

    “当然要。”唐夕疲惫中透着一股战意,“挑几段反差最强的片段,尤其是柳尧连开数枪那场,沈宴的眼神转变……我们先推一个无配乐版,让观众自己配BGM,再放完整版带剪辑版,把情绪连起来。”

    “明白!”老贺立即开始整理素材,“我把沈宴几个冷面特写留足了,那眼神太狠了。”

    所有人都清楚:眼下这条“兄弟线”,就是《暗潮》对抗对家封锁下最能打的突破口。

    柳尧这位原本定位为“新人资源”的角色,意外被沈宴激出火花,演技拉扯、气场碰撞,竟擦出堪比“双男主对峙”的爆点。

    有人沉迷戏内的博弈与宿命,有人留恋戏外的惺惺相惜。

    而在诸多观众眼中,这已不是沈宴一人的锋芒,柳尧的表现同样令人侧目。

    论坛、微博、视频平台……#暗潮兄弟线#一路狂飙。

    粉丝封柳尧为“反差感天菜”,吹他“少年气不减,眼神却藏着锋利”,又拎出沈宴那句眼神杀:“这才是男人味警匪戏。”

    平台算法顺势推送,各类解构、二创、图文混剪层出不穷,有分析贴总结:“柳尧角色从动摇到偏执的神转折,是暗潮最值得期待的副线。”也有演技粉单独剪辑沈宴的卧底身份崩塌过程,有观众评论,他的眼神里混着压抑不住的悔意和某种近乎自毁的冲动,像是把自己困在情绪牢笼中,寸步难逃。

    导演杨学宁没有立即发言,他只是站在剪辑台后方,默默盯着这条爆款曲线,脸上神色在喜与忧之间反复变换。

    热度是好事。

    热度一旦走在内容之前,留给正片的容错空间就会被压缩。

    他翻开兄弟线全部素材,对老贺说:“重点保留对峙、反转和眼神层次。冲突当然要有,但必须留情绪余地,让观众看到人物心理的变形,不只是火药味。”

    剪辑助理在旁点头:“我们已经调出全片相关镜头,配合你重新排序。”

    老贺迅速记录:“明白,我剪的时候会把柳尧的情绪层级拆开,前半段是压抑控制,后半段则逐步失控;沈宴那边则要保留愧疚和情绪断裂的质感。”

    杨学宁端起咖啡,轻抿一口,笑了笑:“表演情绪已经给得很满了,剪的时候别把余味剪断了。得给观众一点想回头看的空间。”

    他声音压得不高,却有一股清醒的笃定:

    “热度的确存在,但不是靠噱头堆出来的,是表演和情节自然积累的结果。真正能留下观众的,是后续剧情的承接力。”

    剪辑室内众人默默点头。

    热度高,是意外的转机;但能不能稳住,还得靠接下来每一帧画面。

    杨导心里明白,真正的风险不在于无人关注,而在于关注来得太早,一旦期待过高,稍有偏差便可能引发观众的失落与质疑。

    所以他们必须更谨慎。

    而这,也是《暗潮》第一波逆袭的分水岭。

    .

    随着网络热度的持续飙升,为了趁势巩固关注度,程今与唐夕果断敲定了一场“后期推进阶段”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展示《暗潮》的最新进展,也借机回应连日来有关资金与内部博弈的诸多传言。

    发布会设在市中心一家酒店的宴会厅,空间不大,却布置得一丝不苟。背景板上印着尚未公开的主视觉海报,沈宴与柳尧对峙的剪影若隐若现,戏剧张力扑面而来。场内聚集了数十位媒体记者与业内观察人士,虽然不是大型活动,却因话题敏感,气氛紧张。

    沈宴是第一个到场的,他身穿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风格一如既往的简洁干练,沉稳的气场在灯光下愈发内敛。柳尧随后抵达,面对骤增的曝光还略显生涩,却强撑着礼貌微笑,青年演员的青涩与真诚并存。而程今,则是最后一个出场,她身着线条利落的米灰色西装套裙,长发挽起半束,眉眼干净,步履坚定,一出现便掌控全场。

    随着灯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制片人说她不想谈恋爱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制片人说她不想谈恋爱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