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晨微有些凉意,林秀催着玉笙吃过早饭,二人便出来汇合了骆清辉一同出门。到了一个江边的高台上,有一个专为游人建造的凉亭。众人登上亭去,只见晨光中有人赶着一大群牛从那边缓缓走来,牛蹄踏出的尘土由牛群朝四周散开。幸而今日无风,只有少量沙尘朝这边弥漫,玉笙赶紧带上帏帽遮挡。
群牛一边走着,一边四处寻找鲜嫩的野草。然而已许久未下雨,路边的草都已枯死大半,没死的也都蔫头耷脑的。但牛们并不在意,依旧是边走便嚼。到了江边,这里的草靠着江水的滋养,还有些丰美。牛群便沿江岸排开,纷纷去啃食草的嫩叶。一个带着草帽的赶牛人将手里的鞭子高高扬起,口里发出“去去”的声音。牛见他要打,便顾不得吃草,一头接着一头地走进江水中。平静清澈的江水瞬间泥浆滚滚,雪浪翻飞。牛儿朝着水中的一块陆地上走去,那上面都是疯长的野草和无人照管的野树。牛儿上了江心岛,甩甩尾巴,摇摇脑袋,从鼻中发出“哞”的一声长鸣。
众人见了这牛群如此通人意,都有些惊奇。林秀抚扇笑道:“这牛群去时不费神,晚间回来时,只要人在这边吆喝几声,它们便会自己回栏来。”晴烟道:“这些畜生真个倒灵,早间去晚间回,倒不要人多操心。”
骆清辉道:“这倒有些意思。文远,你我何不就此作诗一首?”林秀道:“耍耍还可,正经作诗此时倒有些为难。试一试吧。”
于是他二人便在亭中踱起步来。一时林秀先有了,便念道:“
江心草嫩树林葱,牛渡江来为草丰。
扬鞭一声牛上岛,唤牛数遍可回笼。
游人初见皆惊愕,牧童总知与人同。
食得草美牛兴发,归来人醉夕阳红。”
骆清辉道:“你这倒省力。我也有了,念出来你们看好不好。”于是念道:“
一群牛渡大江中,江岸江心两不同。
草枯牛走无生气,踏浪江心气势雄。”
才念到这一句,林秀便喝彩道:“好!”
只听骆清辉又接着道:“
去时草叶犹带露,归来斜阳沐晚风。
牧笛横吹游人尽,老牛稚子两情融。”
林秀听了拍手道:“到底骆兄不似我案牍加身,文思都凝滞住了。只可惜今日未有笔墨,不然书在这柱上留与人看。”骆清辉道:“承让了。”
玉笙见他二人作诗,本也有心凑几句。搜肠刮胆想了又想,一时也想不出好句子,索性不想了。但此情景实在有趣,便对林秀道:“没有纸笔记,但这画面都在我脑子里了。不如回去了你画出来,好不好?”
原来林秀于诗词上倒属平常,画还有些天赋。见玉笙这样说,便回道:“这话倒是。”
几人看过了牛渡江,见日头渐高,便回去坐了车接着走。午饭时分,找了家店进去吃饭。才要下马车,忽有一阵凉风吹来,把玉笙的帏帽吹落在地,晴烟赶忙下车去捡。却听街边小贩惊呼道:“吓,好俊俏的娘子。”路上行人并其他小贩一听,纷纷往这边看来,一时都啧啧称赞。晚霜郁金赶紧过来拿扇子挡了玉笙的脸,一左一右地搀着她上了楼。
旁人倒还罢了,唯有楼上一老者,坐在楼梯口的位置。他听见下面人称赞玉笙好容貌,便也往下张望。看玉笙一行人上楼来,又坐着吃酒,并不动声色。见店家引着玉笙等人上楼来进了那边一间隔间,他便又放下酒杯,在他们身后看着人前呼后拥地将玉笙围在中间,进入房里。
骆清辉走在众人身后,见这老人只管往这边看,便留心他的长相穿着。只见这人五十上下年纪,身形清瘦,一双小眼睛,花白的胡须精心修剪过。头上戴着幅巾,穿一领青布长衫,外罩着短袖长褙子,底下一双黑布鞋。忽听楼下街市上有小孩子叫一声“爹爹”,那老人起身来到栏杆边往下看去。原来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儿,手里拿着一串糖画,伸手要抱。一个三十左右的汉子便蹲下身来,笑着对那孩子说了什么,伸手抱起她,把她反转过来,岔开两腿,那孩子就稳稳地坐在他的肩头。老者见了,不觉看得出神。骆清辉假意在门口吹穿堂风,留意着他的举动。见他对着街上出神,走到屋里窗边看了看,并无异常。心内不解,只是留心外面的动静。
众丫头簇拥着玉笙进入房里,骆清辉把林秀的衣袖一拉。林秀会意。吩咐店家先上一壶好茶并几碟点心果子,自己出来在门口同骆清辉说话。此时那老人已走了,骆清辉便将他的容貌描述一番,问他是否认得这人。林秀摇头说“不知道”,又说只要众人在一处走,下午便要离开,想也没有什么的。于是他二人进去叫店家报菜名来。
店家就说了几样招牌菜。林秀说这家店有出了名的一种粉丝,还有此地出的肥美的大螃蟹,便叫了两碗粉,蒸了两笼螃
喜欢再婚公主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再婚公主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