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装置三部曲[星际]

与星言辰

首页 >> X装置三部曲[星际] >> X装置三部曲[星际]全文阅读(目录)

第 33 章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速提升,短短半年内便成长为一支独当一面的空中新锐。

    这次,梅兰达特意将所有回收任务交给第三中队,而让二中队作为预备队待命。她希望通过观察这些年轻飞行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深入评估这支新锐中队的未来潜力。同时,这也为那支号称“老牌劲旅”的二中队飞行员们敲响警钟,感受到年轻一代带来的压力。

    这一次,梅兰达计划在三个小时内完成对所有舰只的收容工作。在此期间,邵林逸和谢夫纳的第三飞行中队将负责回收散落在外的全部设备。梅兰达深知,如果木星的大爆炸如韩呈栋视频中展示的那样规模巨大,他们未来两三年可能无法从地球和火星获得任何新的供给。甚至地球和火星是否能幸免于难,都取决于韩呈栋将军的飞龙舰队能否成功拦截住那些陨石流。因此,她下令飞行员们回收所有设备,甚至包括那些飘扬在太空中的飞翔之城拖拽索。

    于是,邵林逸和谢夫纳奉命率领一队机甲战士,开始逐一回收散落的设备。

    然而,梅兰达并不知道,这项指令再次巩固了她“第一舰队守财奴”的美名。

    此刻,谢夫纳,她这位爱发牢骚的侄子,正和好友邵林逸在太空中盘旋,将长达100公里的拖拽绳卷入重型穿梭机释放的巨型卷轴。一边干活,谢夫纳一边抱怨,细数梅兰达姑妈那些“令人发指”的节俭行径——包括这两年她推行过的各种令大家怨声载道的100%回收和节约措施。

    “取消免费的下午茶点和咖啡也就罢了,反正只有二中队的胖子们才爱吃个不停!”谢夫纳愤愤地说道,“可是让我们,现在可是第一舰队数一数二的顶级飞行员,在太空中缠绳子?”他盘旋着,气呼呼地断言,“毫无疑问,这就是我那小气姑妈节俭行为的巅峰之作!”

    原来,由于卷轴体积过于庞大,为了快速回收,机甲战士必须先将一端固定在卷轴上,随后由B30穿梭机以绕绳方式进行回收操作。这不仅要求飞行员精准控制飞行角度和速度,还需具备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在如此高难度的技术要求下,只有经验丰富的谢夫纳和邵林逸能够胜任。

    尽管两人技艺高超,但在卷起第八条缆绳时,谢夫纳因长时间的高强度飞行感到体力透支,头晕目眩几乎呕吐在头盔中,不得不提前返回翔鹰母舰休息。

    在成功将第十二卷拖拽绳送入翔鹰母舰的第十货运舱后,即使以耐力见长的邵林逸也感到身心俱疲。

    勉强跳下穿梭机,他一眼看见机库门口翘首以待的薇薇安正向他招手。她将一头黑发轻甩到脑后,脸上浮现温柔的笑意。

    林逸心头一松,抬手取下头盔,正准备帅气地打个招呼,却突然一阵眩晕袭来,脚下踉跄几步,险些当场晕倒。

    薇薇安见状,急忙呼唤一位机器人,与她一起将精疲力尽的邵林逸搀扶回寝室。看着林逸一头栽倒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去,薇薇安的心中涌起一阵酸楚。

    原本,薇薇安计划与邵林逸共进晚餐。

    她在舰桥当值,深知局势的严峻。这顿晚餐,也许会是她与心上人的最后一次相聚。

    然而,眼前的邵林逸已被推到体力极限,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而薇薇安今晚当值,很快就得返回舰桥。

    她站在床边,望着熟睡中的林逸,心中满是担忧和遗憾。如果翔鹰舰无法从这场灾难中幸免,她是否还能与林逸交换几句告别的话?

    泪水悄然滑落,她轻轻擦去,默默凝视他片刻,转身离开。

    第三中队休息区内一片寂静,筋疲力尽的飞行员们连晚餐都未曾触碰。

    走廊尽头,薇薇安的身影在通往转运舱的转角处消失,只留下一片深沉的静谧。

    一直在舰桥上观察飞行员表现的梅兰达舰长,此刻感到无比欣慰。

    第三中队的表现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短短三个小时内,这支年轻的队伍完成了第一舰队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回收任务。他们成功回收了超过50架失联的无人穿梭机和先前布置的传感器,还回收了20卷拖曳缆绳,多次往返接送拖拽施工的机甲战士与装卸设备。

    在整个行动中,第三中队不仅严格执行了她的每一条命令,还展现了极高的敬业精神和惊人的耐力。

    年轻飞行员们全都坚持到自身飞行能力的极限才请求休息。相比之下,梅兰达不禁想到,许多资深飞行员执行高强度任务时,往往很快就会抱怨疲劳,请求替换。

    第二中队的资深飞行员们,这次作为预备队几乎没有出动的机会——年轻的第三中队已经完全掌控了局面。

    那些半年前还被他们鄙视的新兵菜鸟,如今不仅飞行技术日益精湛,更是拼劲十足,展现出势必完成任务的惊人韧性和决心。

    这一幕让第二中队的飞行员们震惊且羞愧。

    很多人开始反思,“这些年来训练松懈和生活安逸,是否已经让我们脱离了精英飞行员的行列?”

喜欢X装置三部曲[星际]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X装置三部曲[星际]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