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河今年二十三岁,四年前嫁到这里。她和老公胡勇是在安阳市开发区工厂打工认识的。那时的她才十七岁,刚到城里工厂打工,人生地不熟,难免会孤独茫然无助。不是她害怕辛苦,而是刚到城市好多事情都不懂不会。连手机都不会使用。
老公胡勇,今年二十八岁。当时的他已经在工厂待了几年,对于工厂的工作、城市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等方面都有所了解并熟知,对她的帮助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年轻人逐渐亲近,进而发展成为恋人,并修成正果步入婚姻的殿堂。
对于打工仔想在城市里买房安家,要不家里赞助,要不自己最少能拿出首付,而徐云河和胡勇这两样都没有,所以他们只能回胡勇的老家结婚。在徐云河怀孕四个月后辞职,在胡勇的老家安胎待产,而胡勇继续留在城市工厂里打工挣钱养家。虽然她想留在胡勇身边,可是她不能工作,没有收入,靠胡勇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是没问题,但他们需要攒钱,孩子出生以及日后都是需要花钱的。
胡勇每月的工资到手有五千多,交一千块钱给妈妈,留五百自己用,剩下的全部交给徐云河。
徐云河收到胡勇上交的工资,从不乱花,全部攒起。她得做长远打算,每一分钱都会攒起来,将来才能带着女儿和老公团聚。
胡勇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二弟二十六岁,有女朋友,虽然家里一直催婚,可弟弟一点儿不着急。每次妈妈刘春红催婚催紧了,弟弟就回嘴说,你出得起彩礼吗?刘春红便闭嘴。因为十几万的彩礼确实拿不出。三妹也有二十四岁了,在农村算是大龄女青年。她也不着急结婚。她的理由是,一个人吃好喝好,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生孩子家务婆家,没完没了的,自己一生的幸福就搭进去了,疯了吗?结论是不结。让刘春红收彩礼换娶媳妇的想法破灭。这两个人就这么赖在家里。
三妹知道嫂子手里有钱,经常怂恿嫂子一起出去玩出去买东西,几声甜蜜蜜的“嫂子、嫂子”,就把自己要买的东西塞进徐云河的购物篮里,想让徐云河掏钱买单。徐云河抹不开面子上过一次当后,下次任小姑子怎么磨,她只管摇头,推说身体不便不想去。磨了几次后,小姑子放弃了。但是,从此算是结上了梁子。
而另外那位小叔子呢,和小姑子的方法不同,他直接是借钱。徐云河一开始是解释,我马上就要生孩子了,养一个孩子是非常花钱的。小叔子立刻反驳道,我是借,又不是问你要,到时候还你就是了。话虽这么说,可徐云河经常见到的是婆婆天天管小叔子要还钱。在徐云河多次拒绝后,便又结下了一个梁子。
平时小姑子和小叔子这两个人在家是一对冤家,互相看不顺眼,经常吵闹,甚至大打出手。但是在针对徐云河的事情上,两个人是超有默契,站在了一个阵线上。
徐云河被这两个人整得够呛。怀孕时还凑合,最多是冷言冷语冷暴力相加。但在女儿出生后,徐云河一个人带孩子根本忙不过来,各种事情应接不暇,连饭都顾不上吃。而这两个人看在眼里,便使坏,每次只要他俩在家吃饭,必定盘碗锅全空,实在吃不完就把肉呀鱼虾吃完,一粒渣渣也不留,只留给徐云河剩饭剩菜。
婆婆刘春红全看在眼里,但她视若无睹。她对于儿子儿媳她也是一肚子的怨气。
胡勇的老家在安阳市近郊区,离市区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胡勇在家是老大,下面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他刚参加工作时,所有的工资只留下一千,剩下的全部交给妈妈刘春红。他妈刘春红逢人便夸儿子好。要知道,胡勇每月交给她的四千块钱,是她全家老小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夫妻俩在老家,耕种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一年下来,除掉杂七杂八,根本挣不了几个钱。儿子上缴的钱几乎是他们全家的经济支柱。虽然二儿子和小女儿也参加了工作,但是,这两个孩子比较滑头,让他们交伙食费,他们就一起使尽各种手段哭穷。但他们给自己买起东西来,那是毫不手软。
儿子胡勇结婚,刘春红是拿出不少钱来。从彩礼到婚房到酒席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刘春红给置办的。儿子交给她的钱,她一分没有乱花,都是用在刀刃上。她认为没有亏待儿子,一直尽心尽力。
可这一切在儿子结婚后发生了改变。儿子婚后和儿媳住在家里,儿子挣到的钱,开始不往家里交,而是交给了儿媳。每月只给她一千的生活费。这让她很难接受,四千块到一千块的落差太大。她认为就算儿子成家,至少也应该交原先一半的钱给她。并且从儿子小两口的谈话中,她察觉到踏实能干的儿子的工资涨了。这更加重了刘春红心里的不舒服。这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娶了媳妇,忘了娘。
儿媳在婚后,一直和儿子在城里打工。怀孕五个月左右,回到老家。儿媳吧,她说不上喜欢,反正挺老实的一个人。平时一个人待屋里,吃饭也不怎么挑剔。和家里人相处得还行。
喜欢你是四月的河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你是四月的河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