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宁姚华录

松饼pancake

首页 >> 盛宁姚华录 >> 盛宁姚华录全文阅读(目录)

摸底测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我们的校长不是平阳公主吗?”盛芃芃问。

    “想要发言向老师举手。”盛闻道。

    盛芃芃举手示意。

    “老师讲话不许插嘴。”盛闻无视了,“虽然我是副校长,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副’都可以省略。”

    “这是社交礼仪,你们都要记好了。”

    景盼旋举起手。

    “景盼旋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景盼旋:“如果正校长姓付,副校长姓郑怎么办?”

    “……”盛闻假装没听见,“我们的校长姓姚,副校长姓盛,不存在你说的这种情况。”

    “今天主要的任务有两个。”盛闻拍了拍手,“第一,我们班要来几个插班生,大家要好好相处。”

    十几个少年顺着门鱼贯而入,他们不约而同地盯着自己的脚尖,局促地要命。

    女校生也爆发出一阵小小的议论。

    “安静,安静。”盛闻把手往下压了压,“你们肯定要问,明明是女校但为什么有男同学来对吧?”

    “众所周知,今年二月就要进行会试。”

    “这些男同学是国子监优秀的学生,在正月十六国子监开学之前他们会在这里旁听一段时间。”盛闻道。

    “即使他们在十六日之后决定再在我们清华园学习到会试,也并不会做你们的同班同学。”

    “另外,在校生不许谈恋爱,孤的东宫很大,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会间隔的很远,入夜后也有专人看守。”

    “不管是男生进女生宿舍,还是女生进男生宿舍。”盛闻冷笑,“全都一视同仁地开除,并且孤还会告知全京城的人,你到底是因为什么被开除的。”

    “还有没有问题?”盛闻指着门道,“日后种种都要按照孤的规矩来,要是不同意,现在可以走,孤不会追究。”

    姑娘们互相看了看,表示没什么意见。

    真正把闺女当贞洁烈女养的不会同意把女儿送到女校抛头露面,本身来这里的贵女家中都不是很在意这些。

    他们的闺女又不愁嫁。

    即使是迫于太子的淫威必须送一个姑娘来,也大多送的是家里不受宠的庶女或者八竿子打不着的表小姐之类。

    前者不在乎,后者不敢说,这事就这么定了。

    “和女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盛闻示意道,“崔珩,你先说。”

    “我叫崔珩。”崔珩显得有些神游天外,在盛闻的催促后才开口,“祖籍幽州,现在是殿下…盛校长的伴读。”

    “宁直,京都人士。”宁直面不改色,“是盛校长的走狗。”

    盛闻投过去一个迷惑的眼神。

    我知道了,你就是班上那种会拿着同学的秘密跟班主任打小报告的告状精?

    崔珩: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表情是怎样?

    荀莲跟着上前自我介绍,他这两天温书温得昏天黑地,还没回过神就被兄长拎出来了,说太子让他去女校…清华大学旁听。

    他有心说这是瞎耽误功夫,但思及太子那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他还是乖乖地卷铺盖来了。

    大不了上个七八天他再回国子监。

    盛闻等男生们自我介绍完,开口道,“众所周知,如今的科举主要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

    “其余明算科明法科,我不是说不重要。”盛闻道,“到了二年级时再根据你们的个人意愿进行分科,现在要打好基础。”

    大雍的科举考纲大约如下,正经有九:《礼记》、《左传》、《毛诗》、《周礼》、《仪礼》、《周易》、《尚书》、《公羊》、《谷梁》。兼习《孝经》和《论语》。

    明经科考试一共只有三种类型题,第一大题是每经各十道的填空题,需要填写缺少的上下句,称为帖经。

    第二大题是解释九经中条文的意思,同样是十条,称为墨义。

    第三大题明经考生需要写三篇,进士考生写五篇关于吏治,教化或者生产之类的大作文,称为时务策。

    进士科在明经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杂文两篇,即作诗。

    前两道大题答对六个即可通过,但后面的题目都需要完全通过,才算考中。

    时务策听起来不简单,实则也很困难。考的可能是外交困境,经济难题,甚至是军事理论,放在哪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年轻学生身上都不一定能答得出来。

    现代很多人以为穿越回去死记硬背就能考上的是明经科。

    考中明经科的虽然也能做官,但做不了高官。

    唐朝时有个叫李珏的才子考了明经科,华州刺史李绛听说了之后觉得非常可惜,认为这是聪明的人走了条不聪明的路。

    李绛对李珏说了大约这样一番话,“当掇进士科,明经碌碌,非子发迹之地。”可见时人对明经科的看轻。

    更何况还要把人关在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盛宁姚华录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盛宁姚华录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