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武将

放鸽子

首页 >> 混在三国当武将 >> 混在三国当武将全文阅读(目录)

第 6 章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的虎豹了,就连每逢春夏之际尤为性戾的雄鹿也未见过。

    “这究竟是怎么了?”

    崔钧诧异于以往频频出没、总让人防不胜防的兽患的销声匿迹,多少猜到原因的徐庶则轻咳一声。

    “此事说来话长。”

    听着徐庶的讲述,崔钧的眼睛抑制不住地越瞪越大,惊诧震撼之情溢于言表,心里对见着虞临也愈发感到期待了。

    只二人从未想到的是,当他们跋山涉水,终于在哺食刚过时抵达草庐时,见到却是这么一番情景:那位文武兼资、御虎若神的奇才,与他们那位秀出高峙、英才俊伟的好友,既未抚琴谈经,也未坐而论道。

    而正毫不在意地蹲在地上,聚精会神地与彼此探讨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农具?

    “元直,州平来了?”

    似乎是被虞临提醒,原本皱眉沉思着的诸葛亮抬起头来,向二位看呆了的好友随意拱了下手,就算打过招呼了:“我与子至正忙着,你们不妨先坐,我稍后便来招待你们。”

    徐庶回过神来,本还想打趣几句,袍袂就被崔钧给轻轻地拽了下。

    他微惑偏首,便见友人神色恍然,像被定住了,视线则旁若无人地落在一道侧影上。

    是在看子至?

    既然崔钧对此毫无意见,徐庶没有多想,当然是顺着诸葛亮的话,跟有点魂不守舍的友人坐到一边,直到田地里那两位对那灰不溜秋的铁块研究过了瘾,才朝他们走来。

    “我当你们二位成日耽学好古,谈经论道,”简单介绍虞临与崔钧相识后,徐庶揶揄起了诸葛亮:“你好躬耕便罢了,怎还带着子至一同研究起铁块的学问了?”

    “春钹两刃,为刈草之用。若依子至所言加巧,力微者将大为受益,利或有十倍。”诸葛亮纠正了友人关于‘铁块’的粗暴描述后,感慨万千地看了眼神情平淡的虞临,解释道:“我屋中所储之书,子至于前日便已读完了。”

    一方面是由于虞临与他相似,都不求精熟,只好大略;加上虞临博闻强记,一本书只飞速翻上两三回,内容基本就记得大差不差了;另一方面则是虞临精力之充沛远胜常人,一日只睡不到两个时辰,就已足够。

    待他于侵晨起身,就看到虞临无声坐于窗畔小榻上,姿容闲散而静雅,凭太阴之凝华而默读的朦胧轮廓,恍然间如见神人。

    虞临话虽称得上极少,每言却必有物,且生活颇具情趣。

    无论农耕机巧,登闪越涧,御兽狩禽……光对方信手展现出的这些,就已叫他眼花缭乱。

    诸葛亮从他的漫不经心中隐约感觉出,自己恐怕只是管中窥豹。

    最叫他惆怅和遗憾的还是,根本不等他从神异的对方身上发掘出更多,恐怕虞临很快就要向他辞行了。

    徐庶颔首,感叹道:“子至读书,颇似孔明。”

    在场众人浑然不知虞临几乎是从零开始、而非他们所以为的重温典故,虽然感叹虞临读书快,也并未到惊诧的地步。

    徐庶看向从见到虞临后就一反常态的沉默的崔钧,提议道:“既是这样,何不来几局弹棋?”

    三人自是皆无异议。

    尽管在近期读过的杂记里有见提到,现实真正接触弹棋,虞临还是初次。

    因此当搬来棋具的诸葛亮客气地请他先开始时,他微微摇头婉拒了,选择先观察一阵。

    弹棋的玩法倒比他想象及书中描述的更顾名思义,黑白分明的六颗旗子,各自由下棋双方以手指进行弹击,将对方棋卒全部击倒即宣告胜利。

    诸葛亮惦记着虞临或将很快向他辞行的事,心事重重下发挥不佳,很快败在了身具不俗武艺的徐庶手下。

    徐庶得意地笑话他几句后,对手换成了崔钧,只是平日里颇精此道的这位大家子却也心不在焉,竟然败得比诸葛亮更快。

    “你们今晚这是怎么了?”

    连着轻取两局,本该高兴,徐庶却因为察觉出对手的水平发挥失常而成就感大为减弱。

    他纳闷地看了莫名怀揣心事的二友一眼,摇摇头,开口邀请一直观棋不语的虞临:“子至可要试试?只是话说在前头,纵有再深的交情,庶也不会因此手下留情的。”

    “好。”

    已经完全看懂了规则和玩法,虞临并未继续推辞,在崔钧让出的位置上落座后,就静候因连胜而执先手的徐庶先动。

    徐庶也的确没有留手——在一番凝神静气的倾身观察后,他慎重地选中了一枚位于边角的棋子,屈指发力,弹出的木棋便准确无误地击倒了棋盘另一边的一枚属于虞临的棋子。

    轮到虞临了。

    诸葛亮与崔钧都收了漫散的心思,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落在了那根白皙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上。

    相比起徐庶刚才的谨慎计算,他的姿态无疑显得悠闲随意得多,并未俯身去放平视线观察,只略微抬眸,确认了对方棋子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混在三国当武将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混在三国当武将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