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武将

放鸽子

首页 >> 混在三国当武将 >> 混在三国当武将全文阅读(目录)

第 15 章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很是欣赏,虞临后续又自己进行了一些调查。

    政绩上的确不错,百姓间口碑也很好,以仁义为政治主打牌,可谓是曹操等诸侯的对立面,的确更能博得基层好感。

    可 “多次战败,最近一次更是被杀得丢盔卸甲,不得不再度抛妻弃子”,“部曲四散,客居邺城”,“先投公孙瓒,后投吕布,再投曹操,再投袁绍”等等,更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他综合多方面考虑,最终判断为“具备一定政治潜力,但不确定性太大,实质根基目前太过薄弱,扶持起来的效率太低”后,就摒弃了面试对方作为主公的想法。

    闻言赵云眼睛微亮,毫不迟疑道:“正是玄德公!”

    ——这回换做虞临心情微妙了。

    但他从来是连表述自己的想法都兴趣缺缺,更没有野心去改变别人的志向。

    为了避免被赵云追问看法被迫说谎,他难得主动开口,换了个话题:“临观袁使君,于冀州颇有民望,昔日子龙缘何舍袁军不就,反远投于公孙将军麾下?”

    虞临倒不是在说违心话。

    他一路由南至北,跋涉山川而来,亲眼目睹下的冀地百姓虽面有菜色,言辞间却对为输送前线粮草而频繁征粮的袁绍毫无怨怼。

    最多是为不知要持续多久的战事感到担忧,并发愁靠家中仅存的那一点粮,要怎样熬到下一轮麦熟。

    虞临不知道是此时的农人太任劳任怨、长期被剥削成麻木不仁的状态,还是相比烽火连年、民不聊生的其他诸侯治下,袁绍的确已经能算是其中翘楚了。

    赵云未察觉出虞临转移话题的用意,闻言神色微黯,苦笑道:“云欲从仁政所在。不料公孙将军志改心易,不复安邦定国,救民于水火之志……”

    他将当年之事对虞临徐徐道来。

    他身为常山郡国人士,生逢乱世,自中平元年黄巾于巨鹿起事,毗邻巨鹿之家乡故土便深受牵连,几乎要沦为焦土。

    在此紧要关头,常山王刘暠非但未能护佑百姓,反而贪生怕死,弃城而逃,将毫不知情的百姓推向屠刀之下。

    雪上加霜的是,同样出身常山真定之贼人褚燕,趁衅为寇,与其他贼人合兵为黑山军,域外羌胡更是乘燹剽掠、频频残虐百姓。

    自此常山国深受战火肆虐,永无宁日。

    赵云自幼亲眼看着乡人流离失所,万物雕弊,自是痛心至极。

    在当时的他看来,袁绍起空唱高举关东义军之名,却寸功未立,倒利用袁氏四世三公之望反客为主,威逼利诱下夺得袁氏旧吏韩馥之冀地,实在自私可鄙。

    相比之下,公孙瓒虽出身寒微,却既愿为刘太守轻生取义,又愿亲身掠阵杀敌、视胡虏如恶仇,显然更胜一筹。

    殊不知公孙瓒得势不过数载,便原形毕露,贪功忘本,生生踏上自取灭亡之道。

    ——他所希冀的仁良之政,也与白马义从之威一同覆灭了。

    见赵云无言垂眸,神色黯淡,虞临有些不自在地将一手收拢,松松握拳。

    按照这时的社交习惯,他似乎应该在这种时候发表些看法,表达开解或是宽慰之意。

    就在他淡色凝神,思索合适的典故时,巷道间却忽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呼喊声。

    二人不禁一怔,不约而同地起身,朝门外走去。

    门扉打开后,便看到一赤足疾奔、头发散乱的妇人身影。

    她在狭长的巷弄里来来回回地跑,好似在找一户人家,可精神早就涣散,哪怕反复路过了目标,脑子也没能分辨出来。

    虞临在影像中曾见过许多类似的神态。

    基本都出现在废土一期,人类刚接触到丧尸的时候。

    她此时的表现完美符合刚经历过极度恐惧和愤怒的特征,一时间连口齿都变得不清,更因嘶喊了一路,声音不复尖锐,显得沙哑变形。

    赵云一边令下仆去寻人帮助那失了魂的妇人,一边蹙眉,努力分辨了好一阵,才勉强听出对方到底在说什么。

    “王家的,快去城门那呀!那卖水的老汉好似你家的,适才他,他……我亲眼看着,他被骑马冲来的匈奴马贼给生生砍杀了!”

喜欢混在三国当武将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混在三国当武将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