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单选手一向是越矮越好,一米五几的身高最受青睐,这意味着底盘低,重心低,跳跃做得更稳当。
但找对了方法,也能顺利滑下去。
毕竟夏月姿在赛场上见过不少身高突破一米七的大高个五种三周都全,有些天赋异禀的还能跳超C。
杨依雁扛着哑铃做完五组负重深蹲后,乖乖靠墙站立,让教练拿着尺子比划身高。
150.2公分,比上个月长了两公分。
夏月姿把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旁边还有小姑娘的体重和体脂变化,一边记一边嘱咐:“还好,没涨多少,后面要是膝盖疼记得跟我说。”
杨依雁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乖乖应下,坐在椅子上喝着热水。
一旁的女教练孟欣也带女单,她悄悄凑到夏月姿旁边,小声提醒:“小雁已经开始发育了,你真不让她节食,还练得这么猛。”
杨依雁进入发育期的事不是秘密,但夏月姿并没有过度控制她的饮食,每次去食堂,都能听到其他教练窃窃私语,弄得小姑娘不敢多吃。
就连李潭都来找过她,委婉地劝过几句。
夏月姿认出了她,是和原主同一时间进队的新教练。孟欣是双人滑出身,对体重的要求比女单还要苛刻,因为她们不仅要考虑自身难度,还要考虑男伴能不能把她们抛起来。
要是运气好,碰上了人高马大的男伴就不说什么了,但要是遇上个肌无力的,就只能从自己的体重下手了。
她知道孟欣没什么恶意,只是单纯提醒她。别说现在了,哪怕是十五年后都有不少女单是靠一个“饿”字挨过发育关的,厌食症患者更是不胜枚举。
夏月姿冲她一笑,依旧坚持自己的理念:“我还是认为发育前适当练习力量,这样才不至于丢难度丢得太猛。”
孟欣微微皱眉,见夏月姿极其坚定,张了张嘴还是没说。
每位教练的执教理念和方式都不一样,她已经提醒过了,既然对方不认同,那她也不能再说什么,毕竟杨依雁不是她的学生,她不能管太多。
她转头看向柱子旁拉着阻力带练习的女孩,脸上愁云密布。
尹云蓉今年十三岁,是跟她最久的学生,也到了发育最猛的时期,整个人肉眼可见地大了一圈,连上个赛季的考斯滕都穿不上了。
今年一年,尹云蓉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可难度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外丢,伤病也接踵而至,青年组分站赛上三三连跳只敢上一个3T+3T,那是她的铁板跳跃。
最要命的是,尹云蓉的家人舍不得孩子再这么吃苦受罪,她妈妈更是直接放话,要是这个赛季结束前还不能改善,就让孩子退役。
孟欣默默瞥向坐在椅子上的师徒两人,叹了口气将目光收回。
………………
省队办公室里,夏月姿打开电脑观看本赛季最后一场青年组国际赛事——世青赛,杨依雁就坐在她旁边抱着酸奶吸。
她身上穿着宽大校服,马尾高高扎起,垂下的部分已经到了肩胛骨的位置,目前的身高已经接近154公分。
本届世青赛上场的华国选手里,只有一对双人滑出自北京队,其他选手均来自东三省,足以证明东北地区在冰雪项目上的强势。
现在正在播放的是女单赛事,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来自俄罗斯的柳波芙,在上个赛季达成了青年组大满贯,她将在最后一位出场。
紧随其后的就是日本选手梦川里亚和美国选手妮娜,她们是第一次出来比国际赛,但都闯进了青年组大奖赛总决赛。
尤其是梦川里亚,虽然没有3A储备,但她已经掌握了3lz+3lo这种现役女单难度天花板的技术,更是凭借这个跳跃踩着柳波芙拿到了总决赛的金牌。
“小雁,看清楚了,这都是你以后的对手。”
夏月姿是13、14两届世青赛的选手,对于屏幕里的这些运动员可以说是很熟悉了,给小姑娘当解说完全没问题,要是遇上眼熟点的选手,还能展开说说。
杨依雁奶都不喝了,一度以为是自家教练做足了功课,听得比学校上课还认真。
华国两位女单选手都在第二组上场,杨依雁在全锦见过她们,难度跟她差不多,只是发挥不稳定。
两位女单似乎卯足了劲想往前冲,短节目发挥十分出色,分数都在四十多,不仅全部挺进自由滑,有一个还排进了前十五。
两人参赛的情况下,如果名次相加小于等于13,下赛季可以拿满三个世青名额;如果名次相加小于等于28,则是两个名额。
夏月姿算了算,要是两位前辈自由滑也能保持这个水平,两个名额虽然有些困难,但也不是做不到。
最后一组出场的时候,观众的呼喊声让夏月姿主动调小了电脑声音。
趁着六练,她给杨依雁介绍这六位选手,末了还
喜欢金牌教练【花滑】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金牌教练【花滑】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