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刚过,煦南已经从寒冬之中回暖。池子里的锦鲤聚在一处只为几条鱼虫。
池子边的青年一手捧着装鱼虫的青瓷罐,一手拿着竹夹,神情冷漠地看着其中几条鱼。
“王爷,永州回报,押解队已经于三日前离开,估计应该快到煦南了。”冗巳毕恭毕敬地接过青年手中的青瓷罐,将信交于他。
煦王先是拍拍手去了手上尘土才接过婢女递上来的净手巾,撇了鱼群一眼,语气随意地说:“这鱼也养了许久,该扔了。”
冗巳看眼鱼,又看眼煦王,明白话里的深意。
“属下明白。”
被收了鱼虫,煦王也没有继续赏玩的心情。
现在他想着是即将到达煦南的押解队,他们带着的是自己的皇兄——当朝皇帝蒋琛给他的生辰礼。
自蒋琛登基四年,年年皆由左林卫中郎将林植护送生辰纲。今年因刚从前线回来的那位功臣要回煦南祭祖也一起跟着队伍来了。
“郭诲——”
另一边,永州往煦南州的官道上,浩浩汤汤的军队慢慢前行。五百左林卫奉旨护送煦王生辰纲至煦南煦王府,为按时送达已提前一个月从都城盛阳出发。
“阿起,距离煦南城还有多远?”马车的帘布从里面被掀开,候在车侧的人勒了勒缰绳让马靠过去随之弯下腰。
马车里的人面容憔悴,不似健康的惨白,但头发束的整齐,穿着完全与将士格格不入的便服,近了煦南这样的江南城都还裹着件赤狐裘。
“回将军,还有二三十里下官道,下了官道还有二十里路,最快两日能入城。”
马上的人一副异族打扮,微卷的头发高高束起,抹额正中间嵌着块绿松石,小麦色皮肤让那双微微泛蓝的眼仁更显着异域风情。回答完话郭起立马把帘布遮了回去生怕车里的人受凉。
这副羸弱的样子常人定然觉得是哪家吃仙药的公子。事实上他除了担任押解官带领御前左林卫下煦南之外,他还有军衔——东北境云威大将军。
正是煦王口中之人——郭诲,郭伯濯。
日前,东北境大败渠渡,捷报回京,朝廷召回东北境大军,班师受赏。
郭诲因儿时在盛阳做平北王世子,同时也是太子伴读,与如今已经继承大统的蒋琛结下情意。于是,他靠着圣恩得以免去所有早朝与议会,连官员去府上拜见都被蒋琛下令禁止,以免打扰伤病修养。
到了二月,蒋琛亲自来问他: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在他身边的十一皇子?想不想回煦南祭祖?
郭诲这才接下生辰纲押解使的任务前往煦南,顺便给自己回乡祭祖行便宜。
“天色不早就地扎营休息,明早再赶路。”郭诲下令后,郭起策马赶到头部军知会左林卫中郎将林植。
“将军若是身体吃不消,行军就再慢些,毕竟煦王的生辰还有几日。”
在盛阳,郭诲受伤元气大伤的事不是什么秘密,像林植这种来自根基深厚大家族的人自然了解。
“太阳马上下山了,将军让咱们明日再上路。”宽敞的地方不易被伏击也容易发现异常,虽然不曾上过战场但兵书是读过的,林植挑了一块儿好地方。
夜中休息时郭起端来柴火给郭诲熬汤药,辛涩的药味和着热气飘在空气中,让怕苦的郭起皱紧了眉头。
“喂,你离火堆远点,再烤就成黑炭了。”从郭诲的营帐里钻出来一个黑衣劲装的女侍,东北的风吹出来的脸掩不住的英气,手上因为皲裂缠了一道又一道的绑带。
郭起头也没抬只意思一下抬了眼皮:“我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被火燎到。”
郭起与柳飞霜都是郭诲的贴心人,只不过郭起是个没名没姓的逃亡难民,老将军在世时收做义子也姓郭。
“药熬好没?将军要休息了。”
郭起不紧不慢把药盛入碗中,只端在手里也不给柳飞霜,柳飞霜看急了:“郭起你找打是吧!”
少年人就算端着汤药也能轻松躲过柳飞霜的直拳,况且女子也没发力,可军师常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郭起接下一招就立马投降了。
这也不算完,二人本来就是轮番值守,郭起自然也要跟着柳飞霜去到郭诲的马车边。
“中郎将。”二人想到林植会在郭诲这儿,一方面是关心病情另一方面总是和郭诲有聊不完的话,比如战术。
对于这件事郭起冷嘲热讽过,一个被他将军老子按在盛阳没去过边塞的左林卫中郎将而已,学再多行军打仗的东西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偏偏自家将军有那个教的心思,他也就没敢再编排。
“将军此行结束后恐有段日子不会再相见,可有什么安排?”林植的长相要比郭家这些人细腻得多,一看就是京中武将。
郭诲仰头喝尽碗中的药,按朝廷说法此次回来是为了祭祖,也是给他个更舒心的地方养伤。
喜欢万计有一失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万计有一失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