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的养子

八月拾五

首页 >> 大明皇帝的养子 >> 大明皇帝的养子全文阅读(目录)

侄子外甥都来了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了一遍。

    为了稳妥起见,冯氏姐弟以及耿天碧兄妹还是随马秀英她们住在一处,不过现在屋子够多了,也就不用挤在一起。

    除了主屋是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次屋住了郭宁莲。

    其他人都分了住处,春夏和秋菊各住在马秀英旁的厢房。

    由于小成玉还小,还是由春夏带着,周舍也分到了自己的一间屋,一直和马秀英与朱元璋挤在一张床的处境终于结束了。

    耿天璧自己一间,冯文秀带着丫鬟一间,她弟弟冯诚由奶娘带着住。

    就此安顿妥当。

    接着几天朱元璋和徐达他们将滁州城防守安置好,让城内百姓恢复了自由,日子慢慢平静了下来。

    城里的富商在被洗劫一番后幡然醒悟,各个开始主动来表忠心,朱元璋接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好意实在是高兴。

    有个李姓的富商还献给了朱元璋一个长相出众的妙龄少女...这少女才只有十二岁...朱元璋红着脸收下了,只是不大好意思带回府里,便将她安置在了府外。

    周舍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床,睡得是既放松又安心,终于不用小心翼翼的和朱元璋挤在一个床上了。

    马秀英倒是有些不适应,一下子小火炉也没了...当朱元璋再去郭宁莲屋里后,她这屋里显得有些空落落的...好在天暖了。

    有天中午,大家正在用午饭时,有人来报告朱元璋说“有对衣衫褴褛的母子说是元帅的亲戚,在门外求见”。

    朱元璋一听,当下饭也不吃了让人赶紧带进来,自从打下滁州后,他一直四处打探二哥三哥还有姐姐们的消息,一直也没什么信儿。

    当见到大哥的老婆王氏和侄儿朱文正时,他激动的与侄儿抱头痛哭。

    这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本在濠州乡下相依为命,勉强度日。最近听说朱元璋在滁州当了大官,母子二人才前来投奔,现在见到朱元璋果然大不同了,顿时都觉得有了依靠,二人是喜极而泣。

    周舍看这王氏虽然是朱元璋的嫂子,却比朱元璋大了二十多岁,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妈都不差,这朱文正虽然是朱元璋的侄子,但已经十八了,五大三粗,浓眉大眼的。

    他也才比朱元璋小八岁,比马秀英小不了了几岁。

    一番相认和介绍以后,马秀英赶紧让人带着他们去洗漱一番出来一起用饭。

    朱文正换下破破烂烂的衣服后,坐在朱元璋身旁大口吃着饼和肉,朱元璋看着他狼吞虎咽吃了三张大饼后又是一番心酸,问了王氏自己哥哥姐姐的消息也是不知。

    马秀英将他们母子安顿在了耿天璧的旁边两间屋子住下了。

    每日同大家一起用饭,对于朱文正母子,周舍礼节有到,毕竟人家是亲侄儿,和自己这个捡来的不一样,还是恭敬一点好。

    就这样没过几天又有人找来了,这次是朱元璋的姐夫带着他外甥儿来了。

    他姐夫名叫李贞,外甥儿叫李文忠,今年十五。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朱元璋哥哥姐姐们已经全都饿死了的消息...

    他们也是听说了朱元璋在滁州领兵才前来的。

    朱元璋好一通难过,本来以为自己现在终于有点出息了,把哥哥姐姐们都接来自己身边,不用挨饿了,结果竟然没一个还活着的。

    他看着自己的侄儿和外甥,自己也没了亲人了,略微想了一下便决定把他们也收作义子,自己也算多了两个至亲。

    朱文正就不用说了,本来就是朱家的,让李文忠直接改名叫朱文忠。按先后的话,周舍是朱元璋第一个养子,是老大,但是周舍年龄小啊。

    朱文正和朱文忠虽然是后来的,但是却是年长。朱元璋也不知道咋给他们排大小了,干脆直接叫名字就好。

    这“长幼嫡庶”有点乱..不过除了周舍外,其他人按照先来后到,年龄大小倒是刚好顺着捋的。

    这朱文忠小名叫保儿,虽然比朱文正年纪小些,却是更懂礼貌,举止有礼,进退有度,明显家教要比朱文正好得多。

    相比朱文忠的小名,朱文正的小名让周舍当时笑的差点喷饭...连冯文秀都捂嘴轻笑不已,更别提小成玉他们了。

    哈...朱文正小名,驴儿...

    因为侄子和外甥儿的到来,府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也不少了,朱元璋请了专门的教书先生教他们读书习字,还让身边的武将教他们武艺和兵法。

    因为冯文秀和周舍比朱文正和朱文忠他们早读了书,她俩还是上午跟着马秀英读书,而朱文正和朱文忠以及耿天璧、耿成玉这几个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成了“同班同学”...

    下午的练武和兵法冯文秀和小成玉不用参加,是专门针对周舍,耿天璧和朱文正、朱文忠的。

    这个不用分了,周舍虽然早些时日操练,但是“年龄小”,他们毕竟年长不少,上手当然快些。

    日子过得也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皇帝的养子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大明皇帝的养子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