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鹊上心头

首页 >>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全文阅读(目录)

第 13 章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更衣结束,景华琰在青花瓷盆里慢条斯理洗手。

    他洗手很认真,不需要宫人服侍,每一根手指都仔细清洗,才接过帕子擦手。

    “走吧。”

    说罢,他直接揽上阮含璋的细腰,带着她一路往金馔堂行去。

    刚一踏入堂中,阮含璋美目一扫,忽然发现堂中垂着金纱帐,金纱一侧珠帘静落,挡住了另一半厅堂的景致。

    在一片影影绰绰的光影里,她能看到金纱帐另一侧也摆放有两张膳桌,膳桌另一侧坐着两名朝臣。

    阮含璋心中一惊,不知景华琰是何意,却还是低眉顺眼跟着他在主桌一侧落座。

    “见过陛下。”两名朝臣立即起身行礼。

    景华琰彬彬有礼:“舅父,忠义伯,这位是阮爱卿家的千金,阮才人。”

    他甚至还介绍了一番阮含璋。

    通过这两句称呼,阮含璋已经知晓帘子另一头的两位朝臣是谁了。

    一位是仁慧太后的亲弟姚文周姚相,一位则是徐德妃的父亲,威武大将军忠义伯。

    阮含璋虽然是宫妃,不过份位低,又是晚辈,闻言便起身道:“见过两位大人。”

    姚相便笑道:“之前就听闻阮卿家中的嫡长女聪慧灵秀,秀外慧中,如今入宫伴驾,当是男才女貌,佳偶天成。”

    这话说的,仿佛阮含璋已经被封为皇后了。

    倒是另一边的忠义伯微微蹙起眉头,有些古板地道:“陛下,今日臣等要同陛下议论国事,如何要让后宫妃嫔旁听,于理不合。”

    如今女子都能读书科举,后宫妃嫔因何不能听得政事?宫里早就没了这般规矩了。

    阮含璋美目一挑,看向景华琰,四目相对,她竟读懂了景华琰眸子中的深意。

    也隐约明白,为何今日要带她前来了。

    阮含璋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然后才幽幽开口:“陛下,妾斗胆,可否一言。”

    景华琰声音十分温柔:“爱妃请讲。”

    阮含璋叹了口气,道:“听闻先帝时因身体缘故,不能时常处理朝政,天下大事,多由太后娘娘、陛下及近臣殚精竭虑,才有国泰民安的今日。”

    “若无太后娘娘的贡献,何来今日富饶?”

    “忠义伯此言,可是在诋毁太后娘娘。”

    忠义伯:“你!”

    姚相笑呵呵打圆场:“阮才人倒是十分有见地。”

    景华琰适才开口:“好了,开席吧。”

    几人便开始用早膳。

    宫里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尤其是景华琰作为皇帝,每日十分忙碌,就连早膳时候也都在议论政事,若是不开口,这早膳对奏就进行不下去了。

    阮含璋不再言语,认认真真用早膳。

    她不挑食,先吃了一小碗阳春面,然后便又开始吃牛肉萝卜馅的煎饺。

    饺子小巧一个,上面的面皮如纸一般薄,晶莹剔透,下面的底壳煎得焦脆,雪花纹非常漂亮,一口下去又酥又香,好吃极了。

    阮含璋用膳的时候非常认真,表情之诚恳,让原本认真听政事的景华琰都不由看向了她。

    上次景华琰就发现,别看阮含璋很消瘦纤细,但她胃口却不小,而且用膳的时候表情总是很愉悦,看起来真的很幸福。

    越看越饿。

    还有点下饭。

    景华琰放下筷子,侍膳的彭逾颔首,彭逾便端上来两只白瓷莲花碗。

    碗里是金灿灿的笋片和白粥。

    阮含璋没有询问,彭逾便小声道:“才人,这道粥名叫煿金煮玉,您尝尝。”

    名字是真的很好听。

    阮含璋尝了一口,入口是鲜嫩爽脆的春笋,配上香浓的米粥,分外香甜。

    是春日里特有的味道。

    简单却不单薄。

    她一连吃了三口,才对景华琰点了点头:“好吃!”

    景华琰便低低笑了:“你喜欢,以后便让御膳房给你做。”

    堂上的帝妃二人浓情惬意,堂下是脸色越来越黑的忠义伯和老神在在的姚相。

    两人此刻也不再开口,认真用早膳。

    等堂上安静下来,姚相才继续说:“陛下,如今春汛未至,但钦天监昨日上奏,言说两江等地可能有汛情,就在一月之内,朝廷还要提早做打算。”

    忠义伯紧接着开口:“陛下,昨日乌城来报,说鞑靼数次骚扰城防,去年冬日兰特草原遭受百年一遇的雪灾,族人和牲畜死伤无数,如今开春,他们粮食欠丰,逼不得已只能攻城。”

    防汛要银子,守城亦然。

    哪里都要岁银支撑。

    景华琰放下筷子,道:“爱卿们以为呢?”

    姚相起身,躬身行礼:“陛下,鞑靼虽有进犯之举,然如忠义伯所言,鞑靼去年冬日元气大伤,根据探子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贵妃娘娘荣宠不衰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贵妃娘娘荣宠不衰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