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千年等待的天使》
第十章 成长历程
就在肖云飞几人山穷水尽,几及绝望的时候,陈二叔从家亮口中得知他们的境遇后,让家亮找他们回来,好好数落半天。看到几个孩子蓬头垢面,心疼地让二婶为他们做饭。肖云飞记得那天他们见到一桌丰盛的饭菜,眼里泛着绿光,就象从深山密林中活着走出的野人一样,只差没用手抓了。
在陈二叔朋友的推荐下,几人终于在江苏金坛县一个建筑公司承包的工程做泥水小工,日薪25元,工作十小时,在工地住宿,饭费公司先垫付,月底结算。不管如此,他们总算有了安身之窝,解决了生存问题。
由于工地在远郊区,几个人是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到达工地。工程是一栋八层的写字楼,公司承接外墙粉刷贴砖。工地保安听完他们的介绍后把肖云飞们带到临时办公室。
“于工,这是来找你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站起来,他瘦高身材,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
“你好,”几个人背着行李,齐声向对方问候。
“噢,来了,老方(陈二叔朋友的朋友)介绍来的吧。”
几个人点点头。
“小范,你把他们先安排到宿舍去。”他转身对屋里一个年龄和肖云飞相仿的小伙子吩咐道。
宿舍就在工地的西北角,所有的施工人员都住在那里。其实所谓的宿舍是用两排钢管支撑搭建的,屋顶和墙壁安装上劣质的石棉瓦,便成了几十人住的房屋;虽然遮风避雨,却挡不住酷暑严寒。在这里,不是冬暖夏凉,而是冬寒夏热。
五人进入屋内,立即被屋里的汗臭味、腥臊味熏得直捂鼻子,哪个叫小范的小伙子手捂鼻嘴,骂句“这帮人把屋里搞得和猪圈一样”,手指一侧空的铺位,“你们就住那边,安置好到办公室来”,甩手走出屋外。
“这怎么住啊,”唐家亮捂着鼻子,委屈说。
“他妈的,这跟猪圈真差不多,什么味都有。”郑大海骂骂咧咧。
“算啦,有个窝住就行,起码我们不挨饿。”李涛在旁安慰道。
“将就吧,郑爷,有吃有住比整天露宿街头强。”扬国强冷嘲一句。
肖云飞没有说话,打量一下屋内,室内足足有40米长,7米宽;两排也是架子管搭设的床架一通到头,上面铺放用杂木拼做的铺板,还散发出刺鼻的异味;大门四周留出很大空当,方便人员进出;墙壁隔三四米安装一扇对开的铁窗,已经锈迹斑斑;十几顶蚊帐稀稀落落,东倒西歪的吊着,脏兮兮的,可能很久未洗;几乎所有的被子都没有叠放,杂乱零散,不用说是工人早晨上班时被子一掀,蹬被下床;床头偶尔放着一些杂志书报,上面印着半裸妖艳的美女图片;无人住的铺板上更是凌乱放着几十个瓷盆,里面搁放筷子、勺子;顺着两排床铺上面,两根通长的铁丝搭挂着一条条毛巾,乌黑斑斑;床下散乱放着各种布鞋、皮鞋、拖鞋,以及未洗的袜子、衣服等杂物。
“干净不干净,在于自己,”肖云飞摇摇头,叹了口气,“不管怎样,我们总算有个安身之所,再苦,再累,再脏也得忍着。我们就住北边的大通铺,这边人少点,归置一下吧。”
大家七手八脚把被子行李放下,把睡觉的位置整理一下,也顺便把屋里清理一遍。
就这样,几个人正式开始了打工生活。
第二天清晨六点钟,屋里四十多人开始陆陆续续起床,七点钟准时上班,一个小时洗漱、吃饭时间,然后手拿瓷盆饭碗,开始排队打饭。
吃完早饭,几个被安排在第五班组,由于无一技之长,只能做小工,专门运输材料。第五班组负责大楼的正面外墙瓷砖粘贴,班长也是江苏人,不过是南京附近地方的,名字叫冯小强,有4年的瓦工工龄,技术娴熟,人也很开朗热情。他三十出头,常年在工地风吹日晒,皮肤黑得发亮,眼角早早细密皱纹,一看便是饱经生活磨砺的模样。昨天中午和肖云飞等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已经开始认识,再加上大家都是年轻人,和几人老家相距又很近,话音也近似,聊起来就很投缘,很快就熟了,关系自然也融洽。他比肖云飞们年长三四岁,肖云飞们都叫他“强哥”。
“肖云飞,你们来的也正是时候,正好缺少小工。老于还真够意思,把你们全分到我这个班组,你和兄弟们好好干,辛苦个把月,我教你们技术。” 冯小强叼着香烟,热情说道。
“谢谢强哥,”肖云飞掏出香烟,递给他一支,“我们初来乍到,以后还要靠强哥多帮忙关照。”
“哪里话,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先干着,把手艺学会,不愁没口饭吃。” 冯小强接过香烟,往耳朵上一夹,“待会你带着两个跟着我,搬运瓷砖、水泥,郑大海他们两个和我几个老乡在楼下干活。”
“强哥,没问题,我们听你的。”大海一捋袖子。
八层楼的办公楼四周被钢管
喜欢你就是我千年等待的天使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你就是我千年等待的天使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