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是他欣赏的后辈,是他小女的丈夫。他眯着眼看向天空,心中是和长安一些人一样的疑惑: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为什么天上仙子要为他申冤呢?
【先介绍一下主人公,大家有特定谣言要了解的可以自己调进度条。
元稹,字微之,中唐文学家、政治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与挚友白居易并称‘元白‘。白居易大家都不陌生,毕竟高中课本上那篇大长篇《琵琶行》难背的让人记忆犹新,他的《长恨歌》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听过的华夏名篇。
元稹的著名作品是《连昌宫词》、《离思(五首)》、《思归乐》,如果这些都没听过,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总不陌生了吧?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主导了新乐府运动,旨在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这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他们的诗歌从唐朝红到现在,唐朝儿童张口能背,现代神仙打架的义务教育篇目也有他们的身影。
做官方面呢,元稹在中央虽然一度官至宰相,但因为直言敢谏,一生大部分时间因为得罪别人被贬;在地方,他也为百姓做了很多。
四川达州,也就是唐朝的通州,现在还有纪念元稹的‘元九登高节’。他的功绩没有因为朝代更迭随水流去,他被淳朴的人民一代代纪念了下去。】
“这是个好官啊!”地上的百姓们没听懂开始的“进度条”,干脆也不去想,只是纷纷想着,“天上的仙子都夸他了!”
通州的少年佃农撑着锄头吐气,虽然不知道贬是什么,但他想这个好官赶紧被贬到通州来,这样他们就可以活得好一点!
监工看见少年不动,跑过来扬起鞭子。少年赶紧抡起锄头,往地里挥。
金屋里的地主却为这个“好官”求起了官运亨通。只要他不被贬,自己怎么搞百姓都不会被清算!这么受百姓爱戴的官员,那是扒了多少个地主多少层皮才堆起来的啊!
长安的白居易和元稹也为诗文传世、理想实现,为后世百姓的纪念高兴。但元稹四次遭忌被贬触目惊心,白居易无法想象自己身在朝廷不会为自己被自己、被后世仙子的神迹认定的挚友辩驳。
真相只有一个了。
白居易看向还笑着的元稹,在惊愕中听到他自己说:“微之,你被贬了,我们都被贬了。”
这明显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而且现在也不是高兴的时候,因为面前摆的这一叠纸。
那是《贞元历》、《永贞二年正月二日上御丹凤楼赦天下予与李公垂庾顺之闲行曲江不及盛观》,还有一些别的“罪证”。
天幕大夸他们,陛下一定会派人查他们的,而这些诗,说严重点就是反诗。
于是元稹一伸手,把它们放到了火上,最后几颗火星随他手扬起,消失在空中。
他朝白居易眨眼:“没事乐天,这些诗我会背的。”
巫山沧海一句,却如火星烧了油锅下的柴火,沸腾了明清百姓的心。
“我知道!前天说书先生讲过,这个人写了巫山沧海怀念亡妻,但他马上娶了别人!还找了好几个小老婆!”
“更可气的是他当时和他表妹淫奔,还为了攀附有钱的大官人抛弃表妹娶了新妇!”
“文采好又怎么样?渣男!”
北宋范仲淹从案牍中抬头,感叹元稹少年多才刚强,又惋惜他晚年失节。而身边人痛骂元稹勾结宦官时,他却是众时空臧否元稹的人中难得为元稹说句公道话的。
“吾闻夫子褒贬,不以一疵而废人之业也,因刻三君子之诗而伤焉。”③
若才能只有讨好宦官才能被皇帝看到,为了天下苍生,抛弃自己清白的名节又有何妨?
不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君子之文,无君子之行”④、“为人所贱如此”⑤、“末为小人之归”⑥……文人们不解神迹为何要为这么一个渣男、奸臣辩驳,那一句句批评都写在他们读过的经典里,在人格上判了元稹的死刑。
难道就因为他有才?还是因为他好道教?可有才好道教也不妨碍他是小人啊!⑦
【但后人们记住的不是他卓越的文采和政绩,是他的风月谣言和所谓的嫉贤妒能、人品低劣。
经过现代专家研究,元稹在婚姻方面保持一夫一妻,只有晚年在武昌时才有妻子裴淑和侍人李氏同时存在的情况。妻子去世后续娶在现代都挑不出毛病,身边只有爱妻在古代更是深情的人伦典范。
他没有初恋,崔莺莺是小说虚构人物。他没有巧婚,娶妻韦丛是岳父钦点,自身也没有从这段婚姻中得到什么天大的好处。他没有外室,与薛涛、刘采春
喜欢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