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
“何事?在政事台,勿要大声喧哗。”
谢宁正埋头整理着案上的卷轴,这几日,田地和官牛划分下去,百姓便开始忙着春耕,他负责这块,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亚谷依旧小孩儿脾性,横冲直撞的,被谢宁告诫许多次,还是没记性。他脸色懊悔,压低声音说:“刚才老爷……丞相大人派人来传话,要你今晚回府上用晚膳,还让你……叫上长安公子。”
亚谷慢吞吞说着,见公子的面色越来越难看,音量也随之变得更小。
谢宁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心中异常烦闷,这个月已经是谢傅第三次派人来传话了,如若再推脱……罢了。
“等我忙完,便去找长安。”
亚谷眼睛发亮,开心地点头。
谢宁将整理好的文书交到左侍郎裴昭处。
“蕴之,辛苦了。”
“裴大哥言重了,还要请你把关才是。”
经由裴昭点头确认后,谢宁方才离开政事台,出宫。
他在政事台任职已有三月,年纪尚轻,又无功绩,除了当年推行的官牛置田法外,便无其他名声。
但右侍郎的职位是燕王亲封,他又是丞相府中的人,管他朝臣如何不服,也勿敢妄言。尽管司徒大人对下属是百般挑剔,谢宁所作所为,却也毫无纰漏。短短几日,便将数以万计的流民分好田地,整理成册,特别之处也一一列出,连年长谢宁几岁的裴昭,也对其刮目相看。
记得初入王宫之时,谢宁在心中惊叹不绝,现如今,心境早已不似从前。
谢宁已不住在谢府,他回东侧的住所换了身衣服,如果不是这个季节披毛氅不太合适,他真想将自己再裹厚一些,随后骑马去了军营。
朝阳城军营兵力莫约五万,其中一万兵力是慕容辞的东罗铁骑营,不多但精,多是东罗人,擅骑射,由慕容骇统率。太尉是其余四万将士统领,称为北苍军,以兵符调配,无战事时,兵符由燕王亲自掌控。
谢宁才至外围,已经听见了校场上撼天动地的口号声。附近的树枝上,连只鸟影都没有。
自从谢长安入军营,他们二人,已有两个月未曾见面了。思及此,谢宁心里不免泛起酸楚。谢傅让他来叫谢长安回府,不知是为缓和二人关系,还是故意刁难他。
这不是谢宁第一次来,看守辕门的小将领基本上他都熟络了,只是,谢长安次次都不见他。
眼见着谢宁走近,他便要派人去请谢长安,只是还未开口,就被谢宁制止了。
“这次我想直接进去找他。”
这人有些为难,断不是因为担心谢宁企图不利,而是他不敢违反军纪,贸然放人进军营。
“这……”
谢宁心知他的难处,可他不想再被谢长安拒绝,此时,恰好有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谢宁犹如见了救命稻草一般。
“王公子!”此人正是王启。
“王公子!”
“你来找谢长安?”
谢宁点头。
“我带你进去,我知道他在哪儿。”
王启是太尉之子,常年混迹军营,虽无确切职位,但他开口了,旁人也不便拦着了。
一路上,校场内满是操练的士兵,模拟攻防、近战格斗等训练繁多,谢宁一一看过,目光流露出些许震撼与艳羡。
“你来的时辰很凑巧。”王启开口道,话里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谢宁不明所以:”嗯?怎么了……”
顺着王启所指的方向,正是校场中央——擂台的位置。军营内的校场与他们从前去的小校场不同,范围更大,更正规,就连那擂台,也比之前的大上整整两倍。
不远处高出地面些许的擂台,外围围绕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台上两人正在行抱拳礼。谢宁此处望去,只能瞧见那外形高挑之人的一个侧脸,那头乌黑的长发被束成歪髻,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与谢长安比武之人,是我父亲的一个部下,骑都尉刘陶。他一直想要打败刘大哥,但刘大哥嫌他年纪小,一直不答应和他比,谢长安就将周围的人全都比了下去,刘大哥这才终于同意和他比武。”
谢宁并不明白谢长安为何要如此争强好胜,在他印象中,他并不如此。
“他说他要是赢了,骑都尉的职位就归他。”
“这怎么可能?无功不受禄,他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就算骑都尉同意,太尉大人也断不会同意的。”
“谁知道呢?死脑筋。”
两人正说着,擂台上的人也正式比斗起来,不配剑不拿枪,仅仅是单纯的武力。谢长安年仅十五,高挑却不如刘陶健硕,应对刘陶坚实有力的拳脚显得有些吃力,但他十分灵活,虽挨了几击重拳,还算游刃有余。
“谢公子,你年纪小,野心却不小。”刘陶
喜欢侯春风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侯春风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