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枝春

千一目

首页 >> 折枝春 >> 折枝春全文阅读(目录)

乌札里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备离开。这老板拉住他,自说会看面相,林梓墨一看就是个长命百岁,富贵无双的福禄命,所以愿意资助他在梁都落脚。

    林梓墨虽然有疑,但的确没钱,只能答应。在对方要求下开了长宁山庄。水月行老板又引了几个达官贵人前来,一番造势。果然,越来越多“文人雅客”对长宁山庄趋之若鹜,人说他一琴动梁都,一庄雅千客。其实他认为日日弹庸俗曲调,劳繁务之事,自己的琴技反而大不如前。可那些以前对他不屑一顾的人,竟然也争着请他奏琴了。

    虽说水月行出资占大头,但分配下来,倒也收入不错……只是如今钱还没还完,林梓墨跑路了,自觉不对,却也无可奈何。

    “有意思,你可知‘水月行’总部在哪?”凌愿无意识舔了下唇,眼中跃着些许火苗。

    “芜州?” 林梓墨本来记得很清楚,但突然不太确定。

    “走吧。不用还水月行的钱了。”凌愿站起来,又突然回头,“小墨你啊,怎么不想想赔大理寺的呢?”

    大理寺卿赵厌明还找不到人赔呢,气的要疯,连夜彻查。很快查出大理寺守夜人在晕倒前都吃了长宁山庄送来的糕点。他亲自带人去抓捕,却发现山庄里的人早已被遣散,还眼睁睁看着林梓墨和另外一个女郎跳下悬崖。

    那悬崖深不见底,谷底草木纠缠,野兽遍地。至今也不知道两人是死是活,又不能派人去下面寻,只好让人驻守在附近通路处。只不过他万万想不到两人非但没死,也没从山谷下面往上走,自然也没被抓住。

    不过气归气,这下有好多事情都可以拿大火挡掉了。官员们浑水摸鱼,从中捞的好处可也不少,反正不好处理的“冤假错案”,有心无意,都可以被这把火烧的干净了,不知是喜是忧。

    第二日上奏,皇帝对此很是头疼,例行批评一顿后,让赵厌明自己去办。下朝时,李长安正打算直接回公主府,却被太监荣驿拦下,领去太极宫。

    皇帝李正罡还在处理政务,李长安等的无所事事,于是开始数数。

    从前朝到如今,北狄一直骚扰不断。李长安母舅谢景涯与谢景一都是抗北名将。他们骁勇善战,常年在北疆御敌,为国牺牲在那茫茫雪地,追封为骠骑大将军。此后其他将军渐渐陨落,所剩几位老臣也力不从心。朝廷也只能在军务上投入大量财力,甚至靠着和亲割地换取安稳,也不是长久之策。

    梁历十六年秋,北狄十八个部族联合来犯,不到三日已经攻破了玉城几个县。受母舅和阿娘的影响,李长安自幼尚武,在这年春的武试拔得头筹。

    对她来说,北狄不仅是国贼,还是家贼。不顾帝后二人劝阻,李长安主动请缨,上场杀敌。不出两月,战势急转。

    那个清秋的某日,她营造退兵之势,却只身深入敌营。一刻钟后,一人身骑纯白宝马冲了出来。

    晨光破晓,尽力也穿不透飘扬的雪絮,只有那抹红如此显眼。李长安肩披风雪,脸上印着一道凝固的血液。她表情淡漠,右手抓着缰绳,左手提着主谋大王子的首级。血腥恐怖的场面配上她安静雪白的面容,透出诡异的宁静,整个人鬼气森森。

    除了那具无头尸首,无人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也无人不为此景振奋,血脉沸腾。就连敌人都对她心怀敬畏,高呼着“乌札里”,不敢再拦。

    北狄群龙无首,剩下的便不堪一击。很快,玉城便被完全收复。

    自此,李长安名声大噪,大梁无人不知皇家出此女将。在因战事推迟的公主出阁礼中,李长安不仅得了公主府,食邑千户,还拿了个虚职,正五品定远将军。

    帝后本来也再不拦她上战场。但也许今年太过太平,皇帝李正罡只给她安排了御史之职,她已经半年没再往北了。

    在默数到1963时,李正罡终于来了。

    梁朝尊黄,李正罡便是一身黄和玄色相间的五爪龙袍。天子姿态,不怒自威,鬓边白发却难掩沧桑。

    李长安行过礼,安静等待发落。

    李正罡也没问她这几月行踪,只是一句:“你还是怪朕。”

    “不曾。”李长安答得很快。

    李正罡却叹气:“胡说。长安啊,你以前是不会这些客气话的。”说着又背过身去,似乎不愿看她“朕知道你怪朕,不让你像骠骑侯那样保家卫国。但你也是朕的公主,朕不愿意你步他们后尘。你若是…朕该如何向你阿娘交代?”

    “不曾怪过阿爷。”

    李正罡又转过来盯着她,沉默半天。李长安回过味,明白像该她多说几句,于是生硬的吐出字来:“食民之俸,保民之家。”

    她语气很轻,却是不容置疑的坚定。人人都将她视为乱臣贼子,李正罡好久都不让她往北狄,就是最好的体现。母族满门名将、手握兵权的公主,应该在大梁出现吗?在战场见过她英姿的,没有人答的上来。

    可只有她知道,她要说的话,字字句句,份量极重,无一虚假:“身为公主,更应如此。”

喜欢折枝春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折枝春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