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这一套方法好,”程臻真是个性情中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周总,就按这个方案进行。我回去后马上派人来学习你说的编码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然后,我们立即开始制作用于点读防伪的新票据。”
后来,该路桥公司果然把这套防伪方案用到了路桥收费上,而且很快从“八昊达”公司一次性地购买了2000支检验票据的“点读笔”。后来回访该路桥公司,据说用上这套防伪系统后,效果很好,抓到了不少假票持有者。
由于这种防伪产品的带动,又有某地区税务局与“八昊达”公司联系,商议利用“点读笔”来实现增值税□□防伪的方案,虽然为此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研、试点。但不知何故,最终不了了之。
还有一家专业书籍的出版社,以前经常被盗版书困扰。由于盗版者采用的纸张和印刷器具都与原厂相似,故即使拿到盗版书,一般人都很难辨识。自从该社在“八昊达”公司学习编码印刷技术后,便把书籍的某些部位印上辨识码,作为防伪措施。有了这些辨识码,鉴别盗版书籍易于反掌。由于这种做法对于他们专业出版社非常方便,故一直延续下来,凡属畅销、贵重的书籍都用这一招。虽然向“八昊达”购笔只有区区几十支,但考虑到“点读笔”的技术能够为社会发挥正面和积极的作用,也使周亚平他们倍感欣慰。
听到这里,黄跃进感慨地说:“想不到‘点读笔’与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防伪产品挂上了钩,也是一绝。”
“是的,比起这一领域,‘点读笔’在有声阅读方面的应用可以说是顺理成章。”周亚平谈到了“点读笔”应用的另外一个领域,“我们的产品启发了许多出版商,现在的书籍都是哑巴阅读,能不能开拓有声阅读的市场呢?于是,有些出版社,特别是少儿出版社,在出版儿童故事绘本集等书籍时,制作成点读书,出售时配上一支‘点读笔’,让读者阅读时可以边看边听。这成为了一种时髦,也成为高档出版物的标记。”
“非常有意思的是,曾经有一个省一级图书馆的老馆长到过我们公司,他十分认真地和我探讨,想独辟蹊径,在他们馆内设立专门的有声阅览室,全部陈列能够点读的图书。进来的读者可以通过‘点读笔’和耳机来视听结合,阅读图书。我当时听了,很为震撼,觉得这一设想颇有创意。后来不知这位老先生能否如愿以偿?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声阅览室,即使不是采购我们的‘点读笔’实现的,我们照样会欣喜。”
见到周亚平停下话音,黄跃进试探着问:“说得够多的了,恐怕就这些吧?”
“还有更偏门的,”周亚平打开展柜,搬出一个手提箱,再从箱中取出一本硕大的邮册,摊放在桌上,“请看这本纪念邮册,这是‘点读笔’进入的又一个崭新的领域,我们称之为收藏领域。”
原来,北京一家文化艺术公司为了纪念建国60周年,准备发行一套纪念邮册,为了突出这套纪念邮册的独特性、唯一性,以求得更高的收藏价值,决定和“八昊达”公司合作,采用“点读笔”方案,把无声邮票变成有声邮票。
由于这本邮册收集的是建国60 年来的珍邮,不可能重新印制,发声码只能印在保护邮票的透明膜上,形成的效果是,只要用笔在邮票上(实际上是邮票上的透明膜上)一点,就可以从笔上喇叭里听到关于这枚珍邮的详细介绍。
2009年,这套“盛世中华”的珍邮集以中国第一套有声邮票的名义隆重发行,发行数量为21915套,发行价为9999.00元,并由相关典藏拍卖公司书面承诺,一年后以150%的价格收购。
由此,周亚平也发了一点小财,该公司为感谢周亚平的支持和配合,专门送了一套给他。看到邮册上只差1元就是万元的标价,周亚平暗想,这要是搁到改革开放的初期,自己就是一个人人称羡的“万元户”了。
黄跃进听了,扑哧一笑:“周总不会这么财迷吧,万把块钱就让你心动了。”
“开开玩笑,别看我一辈子都在企业奋斗,一辈子追逐盈利,但平心而论,我把金钱看得很淡。也遇到过不少发大财的机会,但不义之财,我没有沾过边。”周亚平说,“哎,我
喜欢前路漫漫,心路茫茫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前路漫漫,心路茫茫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