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成了宿敌的黑月光

梅雪臣

首页 >> 重生后成了宿敌的黑月光 >> 重生后成了宿敌的黑月光全文阅读(目录)

事发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时值初冬,檐角铜铃在北风中发出干涩的低吟,太监宫女呵着白气,一边在甬道里清扫银杏落叶,一边聊天。

    一个小太监让其他人围到身边,神秘兮兮地道:“听说御林军从苏家抄出好多奇珍异宝,除了金银首饰、器皿宝石等物,还有黄金十万两,相当于国库三年岁入。”

    另一人奇道:“苏家两位大人在前朝的势力已经不如二十年前,怎么还有这么多钱啊?”

    那小太监拍手道:“那你就不懂了,皇上眼皮子底下不得自由,外派了才叫自在!苏澄苏大人任河南布政使的那几年,借治理黄河之名虚报工程,克扣民工钱粮,公然卖官鬻爵,捞足了油水,京里这仨瓜俩枣的,人家哪看得上眼啊!”

    另外几人还待要问,忽见一人从甬道尽头走来,便若无其事地各自散开,等那人过去,又纷纷聚拢来。

    “听说了吗?大理寺少卿小苏大人,还把两个哥哥告了一状呢!他这次入宫,大概就是来呈递证据的!”

    一人挠挠头,表情十分诧异:“都是一家人,能有什么矛盾啊?”

    那人倒吸一口凉气:“据说告的是虐待致死,具体情节还没有披露,等我再去打听打听。”

    李成正在御书房门口等候,见苏文卿过来,连忙掀开棉布帘子让他进去。

    炭盆的热气熏腾得香炉里的龙涎香越发浓郁,一股暖香迎面扑来,苏文卿定了定神,方上前行礼。

    齐烜正紧皱眉头查看御林军呈递上来的查抄物品清单,越看越心惊,握紧的拳头“砰”地一下锤在桌面上,连茶杯都为之一颤。

    他抬起眼,这才发现苏文卿正恭敬跪在面前,忙唤他起身:“人证物证俱在,案子这几天就会下发到刑部开始审讯。今天上朝时爱卿说苏家还有一桩罪名,是怎么回事?”

    苏文卿垂眸凝视炭盆里明灭的火星,喉结滚动,缓缓开口:“先母并非病逝,而是因为发现了大哥贪污的证据,被大哥灌下牵机药,活生生疼死的。”

    他喉头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齐烜眉间阴云密布:“爱卿是怎么查出来的?”

    “当时下官在外游学,回家后得知母亲暴病而亡的消息。母亲身体一直无恙,不可能突然病逝。”

    苏文卿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页呈上:“臣偷偷开棺验尸,发现母亲舌根断裂,指尖发黑,是中毒的症状。后又寻到母亲的贴身侍女,这才得知当年大哥的图谋。”

    两位大哥待他如同母所生,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兄长会对庶母下手。

    后来他找到二哥苏沅求证,没想到对方被揭破后仍是不以为意,反而劝他为了家族的兴衰,要忍辱负重。

    死的不是他们的生母,他们当然不会放在心上了。

    怒火冲上苏文卿的心头,他眸中射出冷光,令人莫敢逼视。

    李成呈上证据,齐烜从头到尾仔细看过一遍,上面清楚写着仵作验尸的结论,满腔愤恨越发不可遏制。

    他吩咐李成铺纸磨墨,在奏折上写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膺天命统御万方,岂容蠹国残亲之徒乱我纲常?

    今查原通政使、河南布政使苏澄罪愆昭彰:其一弑杀庶母,其二侵吞河银,其三鬻爵虐民,其四篡改奏折、欺君罔上,其五贪赃枉法。原钦天监正苏沅虚报天象。

    依大周律法,追削苏澄、苏沅所有官诰,立即处斩,曝尸三日以儆效尤,抄没家产充归国库,苏氏九族内男子流三千里。大理寺少卿苏文卿大义灭亲,主审此案。”

    说罢,他命人将此诏誊送都察院刊刻邸报,各府州县衙门前张贴三月。

    苏文卿闻言长舒了一口气,暗暗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苏家获罪的消息传了出去,朝野震惊。令仪终于确认苏文卿真心与苏家为敌,而齐询洗去不祥之名,得以扬眉吐气,一时风头无两。

    紫微宫中香烟袅袅,皇后攥紧了手中帕子,双手不自觉地颤抖着。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家人获罪,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还要绝望的了。

    茗绣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语音颤抖:“娘娘,两位大人认罪了...”

    皇后双眼通红,似要沁出血来:“你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茗绣哽咽着回答:“两位大人为了不连累娘娘,生生担下所有罪责,声称娘娘并不知情,四殿下也上书撇清关系了。”

    比起两个哥哥的自我牺牲,儿子的冷漠才是最让她震惊的。虽然早就猜到他会有此一招,可当现实摆在眼前,她还是无法接受。

    “苏家做这些,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他吗?他怎么能——”

    她倏地站起身,再也难以抑制满腔悲愤,向外冲去:“不行,本宫要去看望哥哥!”

    茗绣连忙拦住她:“娘娘,赵总管说了,不会放我们出去的!他还让奴才给您带句话。”

    皇后颤声问:“本宫帮过他,他怎能忘恩负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后成了宿敌的黑月光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重生后成了宿敌的黑月光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