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是上海宁波商帮的富商,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乔启明的大哥带着乔家的工厂沿着长江一路西迁,支援抗战,乔启明则来到了港城,本来是为了让这一脉规避风险,留存家族实力。
奈何抗战艰辛又残酷,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乔启明怎愿意偷安?
乔家船只在抗战中几乎全部覆灭,乔启明转而和南洋富商一起,收购南洋种植园淘汰的卡车,修理后送进国内,穿梭在烽火之间,运送物资,从港城到武汉,从武汉到重庆,从河内到南宁,从南宁到昆明,直到抗战胜利,乔家总算能缓过一口气。
后来五十年代初期,朝鲜战争爆发,海外对国内封锁,国内紧急需要的物资从港城和澳门进入,当时英美联合,港英当局严厉打击,为了能运送这些物资,乔启明时常亲自押运。
那些年的种种艰辛,让乔启明那一头茂盛的头发,如今只剩下了这么稀稀拉拉的几根。
岳宝华感慨:“那时真的辛苦又凶险,乔老板实在不容易。”
“哦,对了!宝华,我要去北京一趟,这大半个月不来你这里吃饭了。”乔启明说道。
听见“北京”两个字,岳宝华心里一动,他问:“乔老板要去北京?”
“当年国内被封锁,爷爷为国内运送物资,现在国内开放了,内地的领导邀请爷爷去北京。”乔君贤说。
听到这话,一直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岳宝华激动地说:“乔老板,您能不能帮帮我?”
乔启明皱眉:“宝华,二十多年的交情了,有什么你直说。”
“我想去西北把志荣的骨灰接回粤城安葬,把志荣的女儿带到香港来,但是去西北手续不好办。能不能帮忙问问?”岳宝华声音颤抖,“我就这么一点血脉了。”
“别急,我给你想办法。”乔启明应下。
“乔老板,谢谢!”
“说什么话呢?将心比心,我也是一开国门就回了上海,我哥他……”乔老板重重地叹了口气,“我一定尽力。”
送走了乔家爷孙,岳宝华继续回到厨房。
午市结束,师徒几个坐在一起吃饭,三徒弟时不时地看岳宝华,岳宝华浑然未觉,自顾自地吃着饭。
吃过饭,岳宝华往楼上办公室去,走在楼梯上,他身后三徒弟叫住了他:“师傅,我能跟你谈谈吗?”
岳宝华转头:“好。”
岳宝华进办公室,在大班椅上坐下。
三徒弟坐在他对面:“师傅,我年过三十四了,想出去闯闯。”
岳宝华盯着他看,似乎要从他脸上找到什么答案,三徒弟被他看得额头冒汗。
三徒弟突然发现自己跟师傅说话,需要鼓起勇气,但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他还是说了:“您以前一直跟我们说,如果想自己出去,您也支持,对吧?”
“没错。”岳宝华看着他,“只要你自己想清楚了就好。”
“想清楚了。我也成家了,有儿有女了,该立业了。”三徒弟再次确认。
“好!”岳宝华点头答应。
楼家富说:“我想早点走,您看?”
岳宝华轻叹了一声:“这么急?也行。晚市你就不要做了,去跟兄弟们道个别,等花姐盘了账,我让她把工钱结清。”
楼家富压根就没想到师傅这么容易就放他走,师傅年纪大了,除了老客,基本不动手,他们几个徒弟才是做菜的主力,除了早就离开的大师兄,他们五个里,他和丁胜强的手艺最好,丁胜强一走,就剩下他能挑大梁了,现在自己也走了,剩下的三个师弟带着那帮子小徒弟们,还能撑起宝华楼吗?自己去对面胜华楼,胜华楼如虎添翼,师傅就没有半点挽留?
纵然师傅挽留自己,自己依然会走,但是师傅这个态度,楼家富依旧很失望,他说:“那我走了。”
“去吧!”
岳宝华看着三徒弟把门带上,点了一支烟,抽了两口,从口袋里摸出钱夹,打开来,里面是志荣多年前寄给师兄的照片。
照片里志荣穿着中山装,牵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岳宝华看着照片,夹着烟的手发起抖来。
不管乔先生能不能帮他,西北他是去定了,而且去西北,山高水长,路途不知道要多少时间,把孩子弄出来也不容易,恐怕要跑几次。
三徒弟手艺好,能说会道,本来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酒楼肯定要交给他来管理。然而,三徒弟的品性,自己肯定不放心,如果跳过他,交给四徒弟来管,三徒弟不服气,四徒弟也压不住他。现在他自己提出要走,岳宝华求之不得。
电话铃声响起,岳宝华接起电话,电话那头是乔君贤:“华叔,爷爷的意思是,索性您作为我们的随行人员去内地,等他见了老朋友,帮您开口请老朋友帮忙,怎么样?”
这是多大的情分?岳宝华声音颤抖:“多谢!”
乔君贤听出他声音里的情绪
喜欢香江大厨[八零]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香江大厨[八零]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