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家没有分家,过节时这里会住满人,现在确实冷清的,只有华珩一家子在,华鸿月大伯和妻子住在县城县衙,自己是县衙里的文书,儿子留下村里读族学,现在两个女儿也回来。
自吃那顿团圆饭,俩人每月都沐修都要回来两天,今天真好是沐修的日子,其实可以不回来的,华璋,也就是华珩大哥,惦记着侄女上次送来的纸。
虽然色黄,看着其貌不扬,很不打眼,但用过才知道,它不沁墨呀,比书铺同颜色的纸好不知道多少。
“大哥也发现。”
“你也知道。”
“哥,我那还有一刀,分你一半,多的等造出来看漾漾安排。”
“漾漾?为什么?”
“肥皂,造纸,都是漾漾懂才能做成。”华珩理所当然的回到。
华璋曾经确实受读书风气的影响,信奉女孩要三从四德。
现在不敢迂腐,因为尝过他老娘飞过来的鞋底。那会等他女儿华鸿敏长大,不让她去族学读书,在母亲的暴力纠正下,不管心理怎么想,表面上都是很支持的。
程氏常说,“女娃读书好,我当年就是识字才没让你外婆签字,不然一家被卖为奴,现在肯定没你。”程氏父亲早死是读书人,但教过她读几年书,华仲亮能胜出去她,就是因为她看着华氏对女孩好的份上,同意说媒的。
华璋那会虽然有异议,但还是同意,两个女儿读几年,认识字不少,确实知道一些道理,但远没有她娘说的那么好。
一直藏在心里不敢反驳,现在确实明白,原来是真的。
“我还以为是你在长安跟人学的,没想到,没想到。”
“哥,我可没这门路,现在有门路,不过我生个好女儿。”
“瞧你自豪的,侄女确实厉害,我信娘说的话。”
“那我不跟你说。”说完就转身走。
华珩在后面问“你去哪?”
华璋不回头的回答道,“弟弟靠不住,直接去找我侄女。”
送走大伯,答应下次给按市价留一刀纸,华鸿月笑着笑着就平静。
华家人真有意思,她从华珩嘴里知道,从前有一个厉害的祖奶奶,养大孩子为华氏挣得枝阳县一席之地,是女中豪杰,才有华氏族人对女性的尊重。
却没想到奶奶还有这种经历,这世间的女性还不如末世自己基地平凡女人自由。
不过作坊来不少女孩,也算是开个好头。
随后又想到另一疑惑,这么久,自己不问,估计没人会主动告诉她,“爹,二伯和二伯母呢!我只见过华鸿准,好像一直没见过。”
华珩挠挠头,“爹偷偷告诉你,你二伯母改嫁,你二伯华瑾和你二伯母和离,你二伯自救常年在外,他.....不务正业。别在你爷爷面前说,他很生气的,我还没去长安的时候,你二伯回来一次,被你爷爷赶出家门,现在也有6、7年没见过。”
“不会是因为常年不在家才和二伯母和离的吧。”
华珩点头,华鸿月明白,怪不得堂哥华鸿准很沉默,和其他几个兄弟完全不一样,有父母却不再身边,跟没有也没啥区别。
华珩想想还是补充,“虽然你二伯不着调,但人不错,见多识广,咱们家在长安时还送来特产,就那个你爱吃的柑橘,就是他送来的。”
华鸿月想起长安吃到柑橘的情景,正值春节,年礼很多,华珩只道都是华家亲戚送的,却没想到是二伯。
“爹,我知道。”
一边是父亲,一边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想必他爹的心情也很复杂。
话题中心的人一走三个月,期间华鸿月把后院的地收拾起来,因为已经入秋,能中的东西不多,她加入自制的肥料,点下萝卜种子,可惜草莓、玉米、红薯要等开春才能中。
不过现在足以让他感受到种田的快乐,如果看书是精神上的满足、种田就是身体上的满足,每一晚都能睡不做梦的好觉。
如此三个月后,时序进入腊月(阴历12月),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春节年货时,华玮背着个大包袱,趁着夜色进家门。
小山村没有秘密可言,第二日全村都知道华玮回来。
不知道全村人在蠢蠢欲动,等他出门去里长家,华玮正吃着饼,休息一晚上,人看着精神不好。这趟出门,三个月日夜兼程,人消瘦一圈,但眼睛更精神,华叔雍看着儿子老神在的神态,就知道买卖不错。
“还是家里的热饼好喝。”
“你娘一大早起床,专门给你烙的,我想吃好几天,你娘都说没时间。”
“你还抱怨上,不吃算了。”
“吃吃吃,怎么还能端走。”
“娘,您辛
喜欢大夏创业起居注请大家收藏:(m.mingyutales.com)大夏创业起居注明隅传奇更新速度最快。